釜山会晤余温未散,白宫已急着宣布千万吨大豆订单,结果中国市场悄无声息。
除了18万吨“意思一下”,再无下文。
![]()
商务部一句“农产品贸易是磋商成果之一”,看似平淡,实则划清了底线:
合作可以,但别指望用政治口号代替市场逻辑。
这场看似平静的沉默,或许正是对美方“既要加税、又要大单”矛盾姿态最冷静的回应。
那么,咱们就从中国突然按下美豆采购“暂停键”说起。
![]()
引言
11 月中旬,距离中美釜山会晤落幕已过一个月,这场曾让双边贸易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会面,如今却因大豆采购问题陷入新的关注。
会晤期间,双方宣布暂停部分加征关税,美方随即高调披露,中国已承诺在 2025 年底前采购 1200 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每年采购量不低于 2500 万吨。消息传出后,美国农业界一片振奋,豆农们纷纷着手规划库存清理与后续生产安排。
![]()
但现实走势与美方预期出现明显偏差。除了中粮集团在会晤后完成 18 万吨美国大豆的象征性采购,此后的一个月里,中国企业再无任何新的采购订单落地,整个市场保持着罕见的平静。
这一情况让美方此前的乐观预期遭遇冲击,原本期待的 “历史性采购” 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
![]()
关税壁垒下的市场选择
中国企业暂停采购并非偶然,13% 的进口关税成为关键影响因素。这一税率使得美国大豆的到岸成本显著高于其他产区,每吨价格较巴西大豆高出近 50 美元,直接压缩了国内压榨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而言,这样的成本差距让采购决策变得谨慎。
与此同时,中国大豆进口的多元化布局正在持续推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同比增长近 30%,占当月进口总量的 85.5%,巴西已稳固占据中国大豆进口的主导地位。
![]()
不仅如此,阿根廷在取消谷物出口税后,对华大豆出口也出现显著增长,9 月同比增幅达到 91.5%,成为重要的补充供应来源。
市场的供需状况也对采购决策形成制约。目前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已创下三年新高,油厂储罐接近饱和,而下游养殖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豆粕需求相对低迷,市场供需平衡的压力使得企业不愿轻易增加进口。
这种情况下,即便有贸易缓和的政策预期,企业仍会基于实际经营状况做出理性选择。
![]()
官方回应留有余地
美方披露的采购承诺及后续采购停滞问题,11 月 13 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何亚东做出回应。他表示,农产品贸易是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之一,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态度,与全球贸易伙伴深化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开放稳定的可持续贸易体系,但对于具体的采购数量和时间表并未给出确认。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北京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时曾指出,中美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今年以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出现的波动,根源在于美方的单边关税措施。
![]()
在自然禀赋、市场、技术等领域存在较强互补性,合作空间广阔,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为农业领域务实合作营造有利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海关总署近期已做出政策调整,这一举措被视为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积极信号。但政策层面的松动并未立即转化为企业的采购行动,关税壁垒尚未完全消除,市场仍在等待更明确的贸易环境改善。
![]()
美方产业承压
中国市场的采购放缓让美国大豆产业面临不小压力。2025 年 5 月至 9 月,中国连续五个月未从美国进口大豆,其中 9 月进口量更是降至零,这是自 2018 年 11 月以来的首次。随着秋季收获季节到来,美国大豆库存持续堆积,伊利诺伊州甚至出现谷仓因库存爆满而崩塌的情况。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仅 1200 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 58%,前 9 个月累计进口量为 1680 万吨,占中国总采购量的 19.6%。对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豆农而言,这样的进口规模远不能满足其预期,部分家庭农场甚至面临经营压力。
![]()
贸易政策调整仍在推进,根据中美吉隆坡磋商成果,美方已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 10%“芬太尼关税”,并将 24% 的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一年,相关出口管制规则也暂停实施一年。这些措施为双边贸易缓和创造了条件,但农产品贸易的复苏仍需跨越市场规律与政策协调的双重考验。
![]()
结语
这场围绕大豆采购的贸易风波,折射出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与敏感性。从釜山会晤的关税暂停到美方高调宣布采购承诺,再到后续中国企业的采购停滞,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两国产业的神经。
中国企业的采购决策始终基于市场规律,关税成本、替代渠道、库存状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大规模采购难以在短期内落地。
![]()
商务部的回应既体现了对双边合作的开放态度,也保留了基于实际情况的灵活空间,而海关总署恢复美国企业输华资质的举措,进一步释放了务实合作的信号。
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既需要政策层面的持续沟通协调,也离不开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
未来,随着关税壁垒的逐步降低和贸易预期的稳定,双边大豆贸易有望回归常态,但这一过程仍需时间与耐心,毕竟贸易合作的基础始终是互利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