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为进一步加强合成免疫学的多元化交流与合作,研判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并推动其在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产业中的核心技术转化与应用,第六届合成免疫学前沿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合成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联合主办,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承办,旨在促进合成免疫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体系化发展。
本届研讨会共邀请来自全国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十五位专家学者,涵盖免疫学、神经科学、细胞治疗、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多个交叉领域。与会专家集中展示了合成免疫学从基础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最新成果,探讨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挑战。会议同步开设线上直播,吸引近两万人次参与观看。
![]()
大会秘书长李汉杰研究员在会上致辞,并主持了《合成免疫学》新书发布仪式。该书整合了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报告《细胞治疗的合成免疫技术发展战略》,由10余位专家历时八年共同完成,首次系统界定“合成免疫学”的学科内涵,并提出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包括工具元件挖掘、电路逻辑集成及智能化精准操控,为领域研究奠定理论框架。书中指出,合成免疫技术正成为细胞治疗的关键驱动力,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病及衰老相关疾病,开启“活体药”的精准医疗新时代。
![]()
本次研讨会聚焦合成免疫学前沿,报告内容系统覆盖了学科研究全链条:上午环节聚焦免疫调控的基础机制与核心工具开发,专家们就诺西肽对天然免疫的神经抑制、T细胞代谢重编程、抗体AI高通量建模及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等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下午环节则转向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转化与产业化应用,议题涵盖了干细胞疫苗、PROTAR减毒活疫苗、智能活体药物以及TCR-T疗法和NK细胞肿瘤微环境响应等创新策略,全面展示了从理论突破到疗法设计的完整路径。
合成免疫学融合前沿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电路设计实现免疫细胞精准靶向、持续增殖及微环境适应,推动研究从定性迈向定量工程化。2019年,田志刚院士在深圳先进院创立全球首个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SynImmun),聚焦重大疾病的免疫机制研究与防治策略开发,致力于以合成免疫技术重塑免疫系统功能,驱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2020年以来,“合成免疫学前沿研讨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长期致力于推动学科交流与协同创新:2023年第四届研讨会联合张江集团在上海召开,2024年与首届大湾区免疫学大会联合举办,逐步形成每年11月11日固定举办的研讨会学术品牌。
随着学术品牌的持续建设,合成免疫学前沿研讨会正成为推动合成免疫学体系化发展、促进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平台,为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提供持续动力。
![]()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一起阅读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