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收录了临床最常用的急救药品,按照其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进行分类。每个药物均包含药理应用、用法用量、重要注意事项等核心信息,并特别用加粗标出需要警惕的安全警示,力求在紧急情况下为您提供清晰、准确的用药参考。
![]()
心肺复苏及生命支持药物
1.肾上腺素 (Adrenaline)
药理与应用:作为α和β受体激动剂,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是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严重发作的首选抢救药物。
用法用量:
心脏骤停:1 m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3~5 min重复)。
过敏性休克:0.3~0.5 mg肌内注射,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注意:不良反应包括心悸、头痛、血压急剧升高、心律失常。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等患者。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
2.阿托品 (Atropine)
药理与应用: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加快心率。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性心动过缓(如窦房阻滞、房室阻滞)以及麻醉前给药。
用法用量:常用量肌注或静注,0.5~1 mg/次。
注意: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3.胺碘酮 (Amiodarone)
药理与应用: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用法用量:静脉给药,剂量需根据病情个体化调整。
注意:可能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静脉炎。长期使用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肺部情况。严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慎用。
呼吸系统急救药物
1.尼可刹米 (Nikethamide)
药理与应用: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
用法用量:常用量肌注或静注,0.25~0.5 g/次,必要时1~2 h重复。
注意: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呕吐、肌震颤甚至惊厥。
2.洛贝林 (Lobeline)
药理与应用: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主要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
用法用量:常用量肌注或静注,3 mg/次。
注意: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过量可引起惊厥。
3.氨茶碱 (Aminophylline)
药理与应用: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并具有呼吸兴奋、强心等作用。用于支气管哮喘及心源性哮喘。
用法用量:静注或静滴,0.25~0.5 g/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使用。
注意: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悸、心律失常、血压骤降甚至惊厥,故必须缓慢注射。急性心肌梗死伴低血压者禁用。
心血管系统急救药物
1.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药理与应用:主要扩张外周血管,特别是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用法用量:舌下含服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静脉滴注用于急性心力衰竭,起始剂量5~10 μg/min,根据血压等情况调整。
注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心率反射性加快和体位性低血压。严重低血压、青光眼、颅内压增高者禁用。
2.去乙酰毛花苷 (Deslanoside)
药理与应用:为快速强心苷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与传导。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4~0.8 mg,总量24 h内不超过1.6 mg。
注意: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如黄视、绿视)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禁与钙剂合用,急性心肌炎、心梗患者慎用。
3.利多卡因 (Lidocaine)
药理与应用:作为Ib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作用于浦肯野纤维,降低心室肌应激性。是目前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首选药物。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1~1.5 mg/kg/次(一般50~100 mg),必要时5 min后可重复1~2次。
注意: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肌震颤、言语不清、惊厥及呼吸抑制。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者禁用。
抗休克与血管活性药物
1.多巴胺 (Dopamine)
药理与应用:其效应与剂量密切相关。
小剂量 (2~5 μg/kg/min):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等血管扩张,增加尿量。
中等剂量 (5~10 μg/kg/min):兴奋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
大剂量 (>10 μg/kg/min):兴奋α受体,显著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用于各种类型休克,特别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心输出量降低的患者。
用法用量:需静脉滴注,常用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根据血压、尿量等调整滴速。
注意:使用前需先纠正低血容量。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输注时严防药液外渗致组织坏死。
2.间羟胺 (Metaraminol)
药理与应用:主要激动α受体,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用于各种休克及手术时低血压的防治。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剂量根据血压调整。
注意: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过高、头痛等。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慎用。避免药液外渗。
利尿与脱水药物
1.呋塞米 (Furosemide)
药理与应用:为强效袢利尿剂,能抑制髓袢升支对NaCl的重吸收,产生快速而强大的利尿作用。用于各种严重水肿(如心、肝、肾病性水肿)、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
用法用量:肌内或静脉注射,20~80 mg/次,从小剂量开始。
注意: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钠)、耳毒性(尤其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时)。孕妇、低钾血症及肝昏迷患者禁用。
2.甘露醇 (Mannitol)
药理与应用:为渗透性脱水剂,可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脱水。用于治疗脑水肿、降低眼内压及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用法用量:快速静脉滴注,一般用20%溶液250~500 ml,滴速10 ml/分。
注意:可致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渗透性肾病。心功能不全、活动性颅内出血(除开颅手术外)患者慎用。
镇静、镇痛与解热药物
1.地西泮 (Diazepam)
药理与应用:为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用于焦虑症、失眠、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及破伤风轻度阵发性惊厥。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用于癫痫持续状态,首次10~20 mg,缓慢注射。
注意:静脉注射过快可抑制呼吸和心跳。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晕、乏力等。长期应用易产生依赖性。
2.哌替啶 (Pethidine)
药理与应用: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作用。用于各种剧痛(如创伤、术后疼痛)、心源性哮喘及麻醉前给药。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25~100 mg/次,两次用药间隔不宜少于4 h。
注意:本品具有耐受性和依赖性。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出汗、口干、恶心、呕吐等。过量可致瞳孔散大、惊厥、呼吸抑制。
3.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药理与应用: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产生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3~0.6 g,一日剂量不超过2 g。
注意:过量使用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偶见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服用期间避免饮酒。
其他重要急救药物
1.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药理与应用: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等作用。用于严重的细菌性感染、严重的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治疗。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滴注,每次5~20 mg。
注意: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引起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低血钾)。长期服用后停药需逐渐减量。
2.纳洛酮 (Naloxone)
药理与应用: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完全或部分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用于阿片类药物过量中毒的解救及急性乙醇中毒的救治。
用法用量:肌肉或静脉注射,常用剂量为0.4~0.8 mg。
注意: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可诱发戒断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偶有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
3.葡萄糖酸钙 (Calcium Gluconate)
药理与应用: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有抗过敏作用。用于低钙血症、过敏性疾病、镁中毒及氟中毒的解救。
用法用量:用等量5%~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2 ml)。
注意: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注射时如漏出血管外,可致局部组织坏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