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变毒房!” 深圳租客入住后持续低烧,甲醛超标 3 倍,医生的话让他后怕不已
“本想省点钱住得舒服点,没想到差点把身体搞垮!” 近日,在深圳福田工作的租客小林(化名)提起这段租房经历,仍心有余悸。他花高价租下的全新装修公寓,入住不到一周就出现持续低烧、喉咙干痛的症状,直到专业检测机构上门,才发现室内甲醛浓度竟超标 3 倍,而医生的一番话,更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
低价租 “新装房”,入住即遭 “甲醛偷袭”
今年 10 月,小林因工作调动需在福田区租房,在中介推荐下,一套刚装修完的两居室公寓吸引了他的注意。“房子是房东新装修的,家具家电都是全新的,租金比周边同户型低 500 元,当时觉得捡了个便宜。” 小林回忆,看房时虽能闻到轻微异味,但房东称 “通风半个月就没事了”,他便没多想,签了一年租约。
10 月 20 日,小林搬入新房,可仅 3 天,身体就出现异常。“每天早上起来都头晕,喉咙像被砂纸磨过一样疼,到了晚上还会低烧,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 起初,小林以为是换季感冒,直到同住的朋友来访,刚进门就捂鼻咳嗽:“你这房子味道也太重了,不会是甲醛超标吧?”
朋友的提醒让小林恍然大悟,他立即联系专业检测机构。11 月 5 日,检测人员上门检测后,出具的报告让他彻底傻眼:客厅甲醛浓度 0.32mg/m³,卧室更是高达 0.38mg/m³,远超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中 0.10mg/m³ 的限值,最高超标近 3 倍!
![]()
医生:长期接触超标甲醛,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
随后,小林前往医院就诊,呼吸科医生听完他的经历和检测结果后,严肃地提醒:“你的症状很可能是甲醛刺激引起的急性反应,幸好发现及时,若长期接触,不仅会加重呼吸道疾病,还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增加白血病等严重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孕妇,对甲醛的耐受度更低,危害更大。”
医生进一步解释,刚装修完的房屋中,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板材、涂料、家具、窗帘等建材,其挥发周期长达 3-15 年,仅靠短期通风,很难将甲醛浓度降至安全标准。“很多人误以为‘没味道就没甲醛’,其实甲醛在超标 3 倍以下时,气味并不明显,但危害已悄然存在。”
除甲醛避坑指南:这些误区要警惕
小林的遭遇并非个例。深圳作为租房大市,每年秋冬装修旺季,因甲醛超标引发的健康问题屡见不鲜。专业除甲醛机构华绿城的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应对甲醛问题时,常陷入以下误区:
![]()
- 依赖 “网红除醛产品”
- :市面上的活性炭、除醛喷雾等产品,仅能吸附或掩盖部分甲醛,无法从根源分解,效果微乎其微。
- 认为 “通风就能解决一切”
- :通风虽能降低室内甲醛浓度,但一旦关闭门窗,浓度会迅速反弹,无法应对甲醛长期挥发的特性。
- 轻信 “自检自验”
- :部分不良商家用简易检测仪出具虚假报告,数据可信度低,建议选择具备 CMA 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
该负责人强调,若想彻底解决甲醛问题,需采用专业治理技术,如使用能深入板材内部分解甲醛的德纳催药水,搭配高温熏蒸、雾化喷涂等工艺,从源头破坏甲醛分子结构,同时结合第三方 CMA 检测和长期质保,才能确保居住安全。
![]()
租客维权难?律师:保留证据是关键
如今,小林已搬出 “毒房”,并向房东提出退还租金和赔偿医疗费的要求,但房东以 “入住时已告知有异味” 为由拒绝。对此,律师建议,租客在租房时,若遇到新装房屋,应要求房东提供甲醛检测报告;入住后发现问题,需及时保留检测报告、就医记录、租房合同等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新房变毒房” 的案例,再次为大家敲响警钟:健康从无 “侥幸”,无论是租房还是自住,面对装修后的甲醛问题,都应保持警惕,选择科学、专业的解决方案,才能避免 “住得舒服,身体遭罪” 的悲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