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原广州杂技团一级演员李春来同志,在广东江门参加文艺志愿活动期间突发心源性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5年11月14日逝世,享年78岁。
![]()
李春来同志1947年出生于杂技世家,5岁学艺,7岁进入杂技团,从艺七十余载。他技艺全面,勇于创新,是中国首位表演V形软钢丝、首位举办个人滑稽专场的艺术家、首位登上春晚舞台的杂技演员、首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中国滑稽演员。他以精湛的技艺、独具匠心的编排和浑然天成的喜剧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舞台形象,被誉为“杂技奇人”“东方金小丑”。
李春来同志曾任中国杂技家协会滑稽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广州杂技团艺术指导等职。他一生躬耕杂技事业,德艺双馨,关心培养青年杂技人才,长期致力于文艺志愿服务,深入社区乡村、厂矿学校参加文艺惠民活动,用行动诠释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他的逝世是我省杂技界、文艺界的重大损失。
![]()
李春来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1月18日(星期二)上午9:30在广州市殡仪馆仙鹤厅举行。
新闻多看点
为什么心源性疾病和猝死有很大的关联?
很多人听到“心源性疾病”四个字,总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它和猝死之间的距离,比我们想象得更近。
在长期劳累、情绪反复、睡眠不足的状态下,身体会处在一种持续“紧绷”的模式里。心脏像被迫全天候高速运转,得不到片刻休息。
与此同时,压力会让血液越来越粘稠,更容易形成看不见的血栓。一旦血栓堵住了冠状动脉,就可能在几分钟内演变成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进一步诱发心律紊乱,便成了常说的猝死。看似突然,其实是长时间累积的结果。
很多人也会疑惑:运动不是好事吗?怎么还和猝死扯上关系?
事实上,运动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强度和节奏。剧烈运动会让心跳瞬间提速,心脏的舒张时间变得很短,冠状动脉来不及获得足够的血液。如果此时又存在某些并未察觉的心脏基础问题,血管一痉挛、心肌一缺血,就可能触发致命的心律失常。
所以运动前的心脏检查、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并不是“矫情”,而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预防心源性猝死,从来不是一件需要大动作才能完成的事。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睡够觉、少生气、多放松,再加上一点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都会让心脏重新找回“舒缓”的节奏。
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往往比任何养生技巧都更重要。心脏这个器官,不怕辛苦,怕的是长期压着不放;不怕忙,怕的是一直紧绷。
真正能保护心脏的,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规律运动,不暴发式锻炼
戒烟限酒
保持健康体重
别熬夜,睡眠是心脏的修复期
保持排便通畅
学会减压,情绪平稳比什么都重要
维持社交,避免长期孤独和压抑
保持兴趣爱好,让精神“松一口气”
体检筛查心脏问题,特别是40岁以上或有家族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