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电
11月15日,以“四代核电创新技术”为主题的2025核电技术创新论坛在沪举办。上海核电产业 “十四五” 期间每年两位数的总产出增长,不仅是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折射出我国核电产业全面提速、能级跃升的蓬勃态势。从技术攻坚到规模扩张,从区域集聚到全国布局,中国核电正以强劲动能书写清洁低碳能源转型的新篇章。
一、发展现状:规模领跑全球,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我国核电已迈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核心指标稳居世界前列。截至 2025 年,全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达 102 台,总装机容量 1.13 亿千瓦,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其中在建机组 28 台的规模连续 18 年保持全球首位。
产业增长动力强劲,以上海为代表的核心区域起到关键引领作用。“十四五” 期间,上海核电产业凭借 “国和一号” 等示范工程突破,形成完备产业生态,成为国内领先的核电产业发展中心,其两位数年均增长印证了核电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活力。
在能源结构中,核电的清洁基荷作用日益凸显。2024 年我国核电发电量达 4447 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4.72%,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 3.34 亿吨,成为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支撑。同时,核电产业链已实现关键主设备 100% 国产化,核燃料元件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全面提升。
二、技术现状:三代成主力,四代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核电技术已形成 “三代为主、四代攻坚” 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第三代核电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华龙一号”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标杆,已进入国内外批量化建设阶段,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充分验证,为内陆核电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多个示范工程落地见效。上海推动的高温气冷堆、中核集团研发的 CFR1000 钠冷快堆等四代堆型相继突破,其中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已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我国已自主掌握大型快堆全部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快堆产业链,助力 “热堆 — 快堆 — 聚变堆” 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
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核能综合利用迈上新台阶。在政策引导下,核电已从单一发电向清洁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多领域延伸,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能力持续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未来趋势:布局优化升级,全球竞争力稳步提升
“十五五” 期间,我国核电将迎来全方位升级,发展质量与规模同步提升。区域布局更趋均衡,西部及内陆核电将实现突破性发展,甘肃、四川、重庆等地的核电项目有望从规划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通过 “西电东送” 优化全国能源布局,增强能源系统韧性。
技术创新将持续加码,前沿领域攻关提速。国家将大力支持第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研发,上海将以 “3+” 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力争 “十五五” 期末核电产业核心竞争力跻身全球前列,成为国家核产业核心承载区和长三角协同发展引领极。
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市场空间加速释放。预计 2030 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将稳固保持世界第一,2040 年需达到 2 亿千瓦。随着工程施工能力提升至同时建造 40 台核电机组的水平,核电产业将带动装备制造、核燃料循环等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长期景气周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