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左丘明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还众说纷纭。但好像这是一个孔子比较认可的人,他评判人的标准为孔子所称道。左丘明认为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过分恭敬的做法让人感到羞耻,孔子也是这样看的。左丘明认为隐藏怨恨,而与人交友是件耻辱的事,孔子的看法也大致如此。他们为什么对这些现象如此愤恨?因为这些行为对人类社会的健康运行是个巨大的威胁。
人作为一个物种的强大优势在于人能组成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强大的社会。人靠高效而精确的信息交流才能结成社会,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不能失真”。人用语言和行为对外发送信息,这些信息只有进入一个公共信息池才能成为交流的界面。其他的人也往这个池里发放和收取信息,这些信息的交流和交换保证了人类社会的高效运转,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超越自身的力量。
而“巧言、令色、足恭、匿怨”等行为都会让信息失真,从而污染整个信息池。在少数人获益的同时,增加绝大多数人的沟通成本。因为只要出现了这种行为,人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信息也可能会被污染。然后所有人对自己接受到的信息都要进行洗涤和过滤,而不管他的信息是否真的被污染,这种增加的额外成本对无辜他者就是一种伤害,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运行效率下降,甚至完全瘫痪。
用羞耻感来抵制这些行为只是一种伦理手段,其效果很有限。但是对孔子那个时代来说,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措施去对抗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开始。在规模较小的熟人社会,这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现代社会更倾向于用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征信系统就是一个例子,因为现代社会规模更大、更复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