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蔡金红
2025年11月13日至14日,武汉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七八年级1100余名师生赴大冶市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实践。此次大规模跨市研学,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校外课堂,更是一场连接古今工业文明的深度对话。
![]()
![]()
(武汉学生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
在本次研学行程的核心站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学子们得以亲身穿越时空,探寻古代工业文明的辉煌。步入气势恢宏的新馆,巨大的春秋时期竖井炉基遗址、绵延的古代采矿巷道复原场景,以及琳琅满目的出土青铜器、采矿工具、陶器等文物,瞬间将学生们带入那个炉火映天的青铜时代。他们通过沉浸式多媒体展项,直观了解了古人如何通过探矿、采矿、筑炉、冶炼、铸造等一系列复杂工艺,最终制成精美的青铜器,深刻感受到了古代矿冶工匠的智慧与艰辛。在模拟采矿体验区,学生们还亲手尝试了提升矿石的“木滑车”操作,对古代采矿技术的巧妙惊叹不已。此次参观,不仅让学生们系统学习了青铜冶炼的科技史知识,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在金属开采与利用方面的卓越成就。
湖北省研学旅行协会执行会长付德全介绍,此次研学活动是协会2025年度重点打造的精品线路。行程涵盖三大主题: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追溯三千年的矿冶文明;在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在省级研学营地——黄石市龙凤山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亲手制作印子粑,体验当地独有的非遗魅力。
![]()
(武汉学生在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付德全会长透露,除现有精品线路外,湖北省研学旅行协会未来将充分挖掘大冶丰富的本土资源,规划打造数条主题更细分、内涵更丰富的研学新线路。这些线路将系统整合大冶的核心资源:深度利用世界级的矿产资源;重点挖掘厚重的红色资源,将南山头革命旧址等红色地标纳入线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同时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如结合鄂王城遗址等历史遗存,讲述荆楚大地的悠久历史。通过多元化、立体化的线路设计,旨在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提供更有
针对性的研学体验。今后,协会计划每年组织2到3万名武汉学生赴大冶开展研学实践,展现大冶作为矿冶文明圣地、红色热土与文化名城的多重魅力,持续推动武汉与大冶两地在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
(武汉学生在调研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
![]()
(武汉学生徒步登顶大冶龙凤山,挑战了自我)
![]()
(武汉学生体验大冶当地特色美食——印子粑)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