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您最近怎么总觉得头晕、走路没力气,是不是太累了?”清晨的社区医院里,62岁的张大爷一脸苦恼,不解地向医生描述着自己的状态。“张大爷,您早上还喝了什么饮料吗?”
医生随口一问,大爷如实回答:“每天早上一大杯果汁,渴的时候还喜欢可乐、奶茶。”听完,医生略带担忧地说:“别小看这些饮料,很多人都以为喝点没事。
殊不知,长期下去对血管健康威胁不小,尤其是有几种饮料,如果不及时停止,血管‘堵’的风险真得高不少。”
![]()
此话一出,张大爷顿时愣住了。他一直以为只要不喝酒,不抽烟,身体就没大碍,早上喝果汁补充营养也是好习惯。现实真是这样吗?难道,饮料真的是血管硬化的“幕后黑手”?
又有哪些饮料最危险?喝多了到底会怎么影响身体?这其中的玄机,恐怕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饮料与血管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喝不喝”问题,尤其是第4种饮料,许多人每天一杯,效果恰恰和预期相反。
那么,医生给出的权威答案是什么?到底我们日常喝的哪些饮料,对血管健康构成了“无形杀手”?文章将为你揭晓真相,并告诉你如何科学饮水,做好每一天的血管防护。
很多人以为,饮料不就是水加一点风味,不喝糖、不过量就没事。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大量医学研究却指出,高糖、高脂、添加剂成分充斥的饮料,和心血管疾病发生、血管硬化风险密切相关。
《柳叶刀》2022年发布的全球饮食疾病负担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饮用含糖饮料每周超过3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风险会提升13.8%。而“无糖饮料”“现榨果汁”“功能饮料”等看似健康的选择,隐藏的风险亦不可小觑。
![]()
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一方面,高糖饮料会直接推高血糖水平,刺激胰岛素分泌,加速血管壁的炎症反应。长此以往,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容易导致斑块沉积,最终演变为动脉硬化。
![]()
另一方面,反复摄入反式脂肪酸、磷酸盐等添加剂,容易扰乱脂类代谢,加快血脂异常,也在悄悄“加速”血管衰老。
更值得警惕的是“隐性热量”:一杯500ml的奶茶,平均含糖量30-38克,相当于8-10块方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营养指南》推荐的每日游离糖摄入量上限(25克)。这样的“饮料杀手”每天摄入,无疑使心脑血管负担愈发沉重。
有的人,饮品“总在手”,其实真的喝错了。总结当下主流饮料消费习惯,医生权威提醒,这5种饮料请务必警惕:
含糖碳酸饮料
包括汽水、可乐、果味饮料等。大量研究证实:每天一罐可乐,冠心病风险增加23.5%,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1.4%。含糖饮料让身体暴露在高糖环境下,糖分在血管内形成“粘稠血”,为斑块沉积埋下伏笔。
![]()
精制瓶装果汁
看似营养,实则糖分超标,膳食纤维早已丢失。500ml果汁的平均含糖量高达32克,几乎与汽水持平。血糖瞬间飙升,胰岛素波动,长期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奶茶/咖啡特饮
特别是加入大量植脂末、奶精的甜奶茶、焦糖拿铁。据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分析,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明显高于同等体积鲜牛奶;过多反式脂肪使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上升12.6%,血管更易被脂质堵塞。
![]()
含能量饮料/功能性饮料
强调活力、提神,却往往隐含高糖和危险的咖啡因、磷酸盐添加。研究证据显示:能量饮料摄入量每增加1罐,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7.6%,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易诱发心律失常。
“无糖”饮料与特调茶饮
市面上的“无糖可乐”“0糖奶茶”多使用人工甜味剂。虽然热量低,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3年研究提示,长期过量摄入阿斯巴甜、蔗糖素等甜味剂,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约8.5%,影响肠道菌群,反而加剧代谢负担。
![]()
喝得越多,血管问题越多,这不是危言耸听。有患者连续三月每天1-2杯奶茶,血脂从“正常”变为“高危”,血管彩超提示“早期动脉弹性减弱”,案例真实又警醒。殊不知,很多习惯中的“隐形雷区”,往往就是健康隐患。
专家提醒,健康饮水,关键在于“适量”、“纯净”、“营养均衡”。想要血管“常通畅”,不妨从这几点做起:
优先选择白开水、淡茶、柠檬水:纯净的白开水,是身体最优的“血液稀释剂”。每天保证饮水量,每公斤体重约30-35ml,成人建议1500-2000ml。
![]()
适量饮用低糖天然饮品:可自制赤小豆薏米水、淡蜂蜜柠檬水等,但不建议额外加糖。果汁建议“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如不可避免,应1:1兑水稀释,摄入量<200ml/天。
减少高糖奶茶、碳酸饮料等摄入频率:如有饮用习惯,可用无糖绿茶、苦荞茶、乌龙茶等替代。咖啡每日建议不超过2杯,避免加糖和高脂奶精。
认真阅读饮料营养标签:关注糖分、脂肪和人工添加剂,每100ml糖含量不得高于6g为宜。选购饮料时首选短配方、无色素及防腐剂。
平衡膳食、多吃蔬果粗粮:饮食综合调整才能发挥护血管效果,养成运动、水果、蔬菜多样化的饮食习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