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秋冬,奶皮子糖葫芦席成为卷各大社交媒体的食物顶流,但它可是“高糖+高脂”的强强联合。一位网友分享,自己因每天狂炫好几串“奶皮子糖葫芦”,脸色就变得暗黄、粗糙,原来是糖分超标导致“糖化脸”。那么,怎样吃“糖”才能既保持健康,又满足味蕾呢?
![]()
天然糖:
人体维持生命的必备品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体都是由糖分子、脂肪和氨基酸组成。比如人类以及食物。一个成年人体内的骨骼肌和肝脏里储存了约500克的糖原分子,以便随时为人体供能。而不少植物则在根、茎、种子、果实里大量储备“糖”,在满足自身生长需要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美食。就算是肉类,里面也含“糖”,即一定比例的碳水化合物。
![]()
相信不少关注健康的朋友对碳水化合物并不陌生。事实上,碳水化合物就是糖分被广为认可的叫法。糖分子构成的糖链结构如果比较简单,像葡萄糖和蔗糖,尝起来具有明显的甜味口感。如果糖链结构复杂,比如谷薯类食材里所含的淀粉,尝起来则不甜。
天然食物中含有的糖分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大脑、神经系统、心肌都主要以葡萄糖为能源。糖类食物是“性价比”最高的供能物质,为了“燃烧”这种能源,机体动用的资源最少,耗时最短,造成的脏器负担最小。
果汁竟是“血糖炮弹”
不少人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发胖的元凶,因此对主食避之不及,却觉得果汁十分有益健康,其实大错特错。
从数量级别来讲,吃一个苹果和饮用一杯苹果汁,人体摄入的糖分是一样的。区别是,果汁中的葡萄糖、果糖等会在数秒钟内进入血液。这么多的糖分同时进入人体,就像扔进一个“血糖炮弹”一样,会导致血糖值飙升,胰岛素疯狂涌出。
当糖分被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吸”走后,血糖值则像坐过山车一样落到谷底。由于这个过程速度很快,血糖虽然升高,但大脑根本来不及分泌相应激素,给出“饱食”信号。
![]()
而我们吃一个苹果,如果认真咀嚼的话,至少需要5分钟。不仅葡萄糖、果糖可以较为平稳地进入血液,同时进入身体的还有不产能、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这会令餐后血糖的“升落”曲线更为圆润、平缓。
咀嚼和唾液分泌的过程可以让大脑感受到果腹感。正因为如此,不少饭量小的女孩吃一个苹果就会觉得很饱了。有研究表明,如果把每天饮用的果汁替换成白水,可以降低8%的糖尿病患病风险。
游离糖:
健康的绊脚石
游离糖是指“人为额外”添加在食物中或“人为”从天然食物中榨取出的糖:如白糖(甘蔗、甜菜等提取出的蔗糖)、冰糖、红糖、葡萄糖、蜂蜜、果糖、麦芽糖浆、鲜榨果汁里的糖分等。
![]()
游离糖会加大膳食的总体能量密度,致使能量过剩。而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游离糖,会降低更适合当营养热量食品的摄入,导致不健康饮食,体重增加,并加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风险。此外,游离糖过量摄入还会导致蛋白质、优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甚至是水分(吃十块饼干比吃一碗米饭摄入的水分要少很多)等青少年生长亟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引发一边发胖一边营养不良的怪现象,导致生长发育延缓。学术研究也证明,“嗜甜”可以明显提高龋齿的患病概率,导致肠道菌群平衡失调,令“坏菌”占上风,使益生菌生存堪忧而引发便秘或慢性腹泻等问题。
顺天性而为,吃天然甜食
人们偏爱甜食,因为供能快、味道好。
事实上,未经研磨、压榨提取的天然形态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都能给我们以甜蜜的口感。
春天的草莓、桑葚;夏天的西瓜、荔枝;秋天的葡萄、石榴;冬天的山芋、栗子,都能给你充满想象力的甜。
由于多酚、萜类等植物化学物质的存在,天然食物的甜味会混合酸、涩等口感,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结合水分、膳食纤维为我们提供奇妙的甜美滋味。
跳出甜蜜“陷阱”的小妙招:
1.合理摄入主食、肉类、蛋奶和新鲜蔬菜,保证血糖水平平稳,激素和心理状态稳定。血糖水平和激素的稳定可以降低人们产生暴饮暴食的欲望,更好地进行长期饮食管理;
2.在全天主食中,为谷薯类食物、粗杂粮、全谷物留出1/3的份额,比如吃大半碗米饭配两块蒸红薯;
3.每天吃300克左右的新鲜水果,以果糖、葡萄糖、蔗糖来满足嘴巴和大脑(多巴胺)的甜蜜需求;
4.仔细甄别一些带有“健康标签”的加工食品,如琥珀核桃等坚果、酸奶型饮料、再制奶酪等。学会透过食品标签看营养成分。
你爱吃甜食吗?
什么甜食诱让你抵挡不住?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
责任编辑 | 赵青云
运营编辑 | 赵青云
质量审核 | 李雅欣 王维嘉
图文来源 | 《知识就是力 量》杂志《 生活中亦敌亦友的糖 》, 撰文 / 李娜(天津市卫健委科普专家) ,原创作品转载 请注明来源。
![]()
知识就是力量
现订购2025年
定价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识搬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