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虽然疫情的惯性作用越来越小,但因各种因素重叠而让各地财政收入的走向还是有些不太理想的,这也让很多城市公布数据的积极性不高而有些则直接不公布月度或季度收入状况了,这也让本文所收集整理的2025年前3季度一般预算收入20强城市没法齐全,苏州、无锡等市的数据是空缺状态,略有点遗憾。
所以我们就只能来观察下已公布数据的20强城市,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涨势很一般,顺便分析下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
首先是预算收入高居国内城市前两位的上海与北京在今年前3季度的预算收入走向就很是一般的,上海市仅取得了1%的增长、北京市的3.6%要略快些同时也顺利跨上了5千亿台阶但明显要比前些年时的状态差许多的。
20强中还有不少城市的收入走向是与上海、北京是差不多的,同比增速都是在此区间内,如天津、成都、武汉、南京、长沙、合肥等市的前3季度预算收入增幅就是在3%左右的,但考虑到这些城市的收入规模是远比沪京两市小所以应该是更不理想的。
![]()
然而上述城市还不算是运行状况最是惨淡的,还有多个城市的增速更低,如杭州、郑州与济南前3季度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比增速还不到1%哦。
但这还不是最为低迷的,宁波、青岛与西安这三座城市竟然出现了下跌状态,虽然跌幅不大但如此走向确实是令人诧异的,毕竟2025年以来整体经济还是稳中向好的呀。
当然如果再仔细观察宁波与青岛的前3季度的税收并未下跌,那说明实际情况还好的,预算收入下滑是减收非税所致。
![]()
那么20强城市中就没有运行相对稳健点的吗?那也不至于,深圳与重庆都有5%左右的增幅也还算是能够接受的,尤其深圳的收入规模还那么庞大而有5.5%增长算是偏稳健的了。
另外还有广州市竟然能有12.1%的高增而让人惊喜了一把,其收入也升至1632.1亿而超过了宁波市、跃居第8位。不过再看其预算收入报告才发现这是口径调整的主要作用(虽依旧是三级财政,但减少了部分税收上缴份额),如果按照上年同期的同口径的话那也只有3%多的同比增长,也是一般般的。
![]()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作为国内经济实力与活力都超强劲的20强城市在今年前3季度的预算收入整体运行情况不太理想呢?就GDP、工业生产、社消等指标来看不至于涨势这么低的啊,这就要通过几个方面来分析了。
首先是2025年以来PPI还是处于下跌状态,这也让各地的工业企业处于增量不增收的状态从而也就影响到工业税收的增长;其次是今年以来为企业纾困还在继续加大减免税收措施,这也对各地财税收入的表面账户增长也有一定拉低作用的。
![]()
最后就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对各地的房产、土地等相关税收增长影响很大,大多数城市前3季度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税都是正常增长的,而像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则出现大跌,后者虽然份额偏低但还是有些拉低作用的。
而房地产到今年下半年应该已快到谷底了,所以这方面的影响应该会在后续持续减小的,再加上10月份PPI也有环比上升态势,所以从趋势上还是可保持一定乐观的,各城市全年的预算收入走势肯定会好于前3季度的,大家觉得如何?
下面还是请各位详细看下表中对20强城市预算收入运行的具体情况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