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说:从一晚上8个剖宫产到如今1个没有

0
分享至

医生在值班室坐下,环顾了一圈空荡荡的病房,感慨说以前夜班能连着做八台剖宫产,现在连一台都成稀罕事。他说这几年产房安静得让人有点不习惯。其实这并不是偶然,全国范围的新生儿数量都在急剧减少,产科的冷清已经成了很多医院的常态。



走廊气氛更是变了。记得前些年,这里满是拎着包在门口等着的家属,准妈妈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现在,一到夜里,见到的是推着轮椅做康复的老人,陪护的都变成了老年人。整个医院就像换了剧本,主角从产妇变成了来做慢病恢复训练的“新人”。站在病区门口,看着稀稀拉拉的人走来走去,心里想现在小夫妻生娃真是慎之又慎,有些甚至专门约个时间去咖啡馆盘算一张育儿账单——教育、房贷、奶粉、托育,每一项都得精确到小数点。最后还得自问一句“这一胎要不要先缓缓?”不是不能生,是根本不敢生。就连在备孕前都要反复考虑,难怪医院空床多起来。

墙上的人口统计图表直接把话摊开讲,从2016年新生儿最高1786万到2023年只剩902万。出生率跌跌不休,几十年最高点一去不复返,这种落差,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体会明显。有医院院长形容,以前分娩量一年能破八千,现在三千都费劲;原来加床能加到走廊,现在几个病区合并,只能眼看着护士转岗到别科。产科也被年轻医生调侃成“调剂站”,不是香饽饽了。病历类型都变了,生娃不够,慢病康复成主打。



小县城变化更直接。比如四川一个人口还不到五十万的小县城,三年新生儿缩到只剩一半,都开始拿着算盘算是不是要把几家医院产科合起来。过去产检挂号先到先得,现在随时来都能约上。全天待产人满为患的景象成了过去式,一天也见不到几台手术。产房还是那个产房,灯没换过,就连值班表都没少,产妇却稀得一塌糊涂。

教育这头也是一地鸡毛。浙江温州某镇小学,原来一入学八个班,每班五十人,现在只剩两个班,班里还不到二十学生。生源断档,农村小学合并,孩子只能坐车去别的镇。幼儿园园长也叫苦连天,前些年家长还排队托关系,如今主动发请帖都没人来。有的班级干脆开不成,没人来上课。怎么安排老师,保留环境,都是下一个麻烦事。



消费现场也跟着清冷。母婴店老板没啥隐瞒,奶粉和纸尿裤从以前一箱箱卖,到现在全是小包装,怕存货压仓用不完。婴儿车甚至一个季度都卖不动一辆,还得打折促销才有人要。有市场分析怪电商,但母婴电商数据也在下滑。市场不是没渠道,而是需求真的硬生生少了。那些门口挂着风铃的母婴店,开门就是空空荡荡。

医疗生态也开始“变天”。产科、儿科冷冷清清,但康复科和老年科等着排号。儿科医生说,以前一天到晚看发烧咳嗽,现在多是处理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和老人带娃的健康烦恼。高校老师也感慨,产科儿科不再热门,报考人数大减,好岗位以后都没人愿意去。关键岗位缺人,还就偏偏在人生最初一环。



社会保险账单也早就被人捞出来算。现收现付体制下,大家交的钱养着眼下的退休老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破两亿,老年人抚养比22.5%。要是长期低生育,劳动力人口只会缩得更厉害,“少子老龄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专家直言可能以后要推迟退休、涨社保。这个大坑怎么填,都是后面得聊清楚的麻烦事。

经济动力也有连锁反应。新生儿变少,十来年后,劳动力和消费力一块下滑。母婴、生鲜、玩具、教育这些生意直接首当其冲。长期看,年轻人工资贵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压力巨大。年轻人数量变少,创新活力也会跟着降温。一些国家的应对经验放在那,但中国情况谁都知道不能照搬。



说到家庭观念,老牌“多子多福”早就让位,“小家庭”“丁克”“单身经济”成热点。网上热议“一个人吃饭”“宠物代娃”,本质是日子成本太高,责任太大,生活没法乱来。家里挂在墙上的旧规矩看着还在,实际大家早就自选了能掌控的模式。也没人说谁错误,这种选择直接体现了现实情况。

低生育问题不会被喊口号解决,补贴几千块也起不到决定作用。托育、住房、教育、就业这些关口得一点点落实,让年轻人觉得关键处不用自己硬扛。城市能提供托育资源,房子住得起,工作能稳定,才会有人真心想养娃,而不是勉强完成任务。人口战略早就说了,也出了不少政策,能不能把时间表、办事清单接入到普通人生活里才是真实考验。



医生夜班结束后,靠在窗边,感叹一句“还得有新生命来,也得有力气去托住。”当时听着觉得挺有分量。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怎样让大家不用硬着头皮生孩子,而是真的愿意去尝试多添新宝宝。环节能顺一点、焦虑少一点,也许某天产房的灯光还能重新热闹起来。很多变化其实都藏在托育、房租、学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环节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为10件毛衣从法国飞回国维权:不是钱的事,就为一口气!

女子为10件毛衣从法国飞回国维权:不是钱的事,就为一口气!

潇湘晨报
2025-11-17 15:07:31
全网求救:女大学生疑因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8年!

全网求救:女大学生疑因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8年!

兵叔评说
2025-11-17 12:03:30
网传电商开始补税,有公司被要求补税9500万

网传电商开始补税,有公司被要求补税9500万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15:49:41
单项第4金+总第5金!全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张展硕再夺一冠

单项第4金+总第5金!全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张展硕再夺一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7 19:46:08
11月17日全运会金牌榜:浙江狂揽10金,山东4金继续领跑,广东2金

11月17日全运会金牌榜:浙江狂揽10金,山东4金继续领跑,广东2金

萌兰聊个球
2025-11-17 22:41:34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6:22:27
重磅!朝鲜将在台海爆发战争时保卫中国,以防美国及其盟友参战

重磅!朝鲜将在台海爆发战争时保卫中国,以防美国及其盟友参战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17 16:31:34
特斯拉响应,通用响应,福特响应,美系车巨头集体去中国化

特斯拉响应,通用响应,福特响应,美系车巨头集体去中国化

克莱恩财经
2025-11-17 13:55:33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上观新闻
2025-11-18 00:28:13
高市万万没想到,派“弃子”来华后,中国立场变了,又叫停2件事

高市万万没想到,派“弃子”来华后,中国立场变了,又叫停2件事

潮鹿逐梦
2025-11-17 21:59:35
男子在楼道对女孩行凶,60岁男子上前制止被捅5刀,家属求助:他在ICU昏迷,每天治疗费用高达万元

男子在楼道对女孩行凶,60岁男子上前制止被捅5刀,家属求助:他在ICU昏迷,每天治疗费用高达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7 21:27:23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阿纂看事
2025-11-17 09:01:23
那个叫蔡洋的青年早已消逝在人海,只有U型锁还在时时翻飞......

那个叫蔡洋的青年早已消逝在人海,只有U型锁还在时时翻飞......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17 22:59:35
留给韩国的时间不多了!十大出口支柱产业竞争力或五年内被中国全面反超

留给韩国的时间不多了!十大出口支柱产业竞争力或五年内被中国全面反超

新浪财经
2025-11-17 17:14:39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篮球看比赛
2025-11-17 11:40:56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盟友崩盘?高市早苗玩火,特朗普:我和她不熟,直接将其推进火炕

盟友崩盘?高市早苗玩火,特朗普:我和她不熟,直接将其推进火炕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7 15:52:30
曝巴黎奥运乒乓球单打冠军原定庆祝仪式取消:樊振东陈梦真不容易

曝巴黎奥运乒乓球单打冠军原定庆祝仪式取消:樊振东陈梦真不容易

姜大叔侃球
2025-11-17 21:10:27
中国股市:被严重低估的十匹黑马,未来有望十倍增长潜力!

中国股市:被严重低估的十匹黑马,未来有望十倍增长潜力!

雨落丶风起
2025-11-17 17:26:03
2025-11-18 05:40:49
阿燕姐说育儿
阿燕姐说育儿
分享育儿
615文章数 269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你以为的营养早餐,可能会影响A娃专注力!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旅游
亲子
健康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数码要闻

铭瑄AMD B850 / X870主板新品确认对未来处理器支持

旅游要闻

今日数据精选:韩国取代日本,出境游洗牌;地铁车辆将有新国标

亲子要闻

湖南“15岁”宝宝降生!冷冻胚胎技术让生命跨越15年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