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地时间11月13日,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在欧盟财长会议上抛出争议言论,称“我们不想要中国垃圾”,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2
讽刺的是,仅数日后,这位高官便计划率领德国金融界重量级代表团启程访华,旨在推动两国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对接与合作。
3
一边是充满贬义的公开表态,一边是对中国市场趋之若鹜的实际行动;再叠加一套针对中国商品的加税措施,德国这套组合操作令人难以捉摸。
4
中国出口产品究竟存在何种问题?为何欧洲多国近年来频频对中国制造施压,急于构筑贸易壁垒?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层动因?
![]()
5
一句“垃圾”掀起舆论风暴
6
在此次由27个成员国参与的欧盟财长会议中,各方达成一项“政治共识”:将取消长期存在的低价值进口包裹免税政策,所有进入欧盟的商品包裹均需缴纳统一关税。
7
这项调整目标明确,指向性极强。统计显示,2024年流入欧盟的46亿件低价跨境电商包裹中,高达91%来自中国,且该比例仍在持续攀升。
8
根据新方案设计,直接邮寄至消费者的跨境小包每单需支付2欧元(约合人民币16元)的附加费用。
9
若货物先运抵欧盟境内仓储中心再进行本地配送,则每件征收0.5欧元(约人民币4元)的处理费。
![]()
10
尽管单笔金额看似微小,但对于依赖规模效应和价格优势生存的中国电商企业而言,此类成本累积后将显著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11
尤为关键的是政策推进节奏的急剧提速——原定于2028年实施的改革,在法国与德国的联合推动下被提前两年以上。
12
目前计划已在当年12月召开的特别会议上确立临时执行机制,并力争于次年全面落地生效。
![]()
13
相较德国的言语施压,法国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实际举措,已正式暂停Shein平台在其境内的线上运营服务。
14
此举无疑向中国跨境电商释放出强烈信号:欧洲监管大门正逐步收紧。
15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当前的动作并非孤立行为,而是对美国先前政策的效仿。早在今年8月,美国已终止对价值低于800美元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
16
当时中国企业通过提前布局美国本土仓库成功缓冲冲击,这一应对策略反而让欧美看到了限制直邮模式的可行性路径。
![]()
17
更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克林拜尔发表激烈言论的同一天,路透社披露其即将率团赴华的消息。
18
随行人员囊括德意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交易所及安联保险等顶级金融机构负责人,阵容堪称豪华。
19
这表明德国一方面试图在实体商品领域对中国设限,另一方面又渴望在中国快速增长的金融服务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20
事实上,所谓“垃圾产品”的说法与中国商品在欧洲的真实表现形成鲜明反差。
![]()
21
中国商品的核心竞争力解析
22
中国能够主导欧洲跨境电商业务,绝非单纯依靠税收漏洞,而是依托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与高效的供应链响应能力所形成的综合优势。
23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品牌的迅速崛起已对德国传统汽车产业构成实质性挑战。
24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欧洲新车注册总量同比微跌0.3%,但中国汽车品牌却实现逆势增长,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67%跃升至5.1%。
![]()
25
这一占比不仅超过福特的3.8%,紧追梅赛德斯-奔驰的5.2%,更在6月份实现了单月销量超越后者的历史性突破。
26
比亚迪成为主力军,上半年在欧洲完成7.05万辆电动及混动车型注册,同比增长达311%;同年6月跻身欧洲新能源汽车品牌前十强。
27
高端品牌小鹏亦表现亮眼,上半年注册量达8338辆,相较2023年全年仅2200辆的成绩,增长势头迅猛。
![]()
28
即便面临高达35.3%的反补贴关税壁垒,中国新能源汽车仍能实现市场份额翻倍扩张,足见其竞争优势远不止“低价”二字可以概括。
29
在家电与日常消费品市场,中国制造商凭借敏锐的消费需求洞察力赢得大量欧洲用户青睐。
30
随着能源价格飙升,节能型、便携式取暖设备需求激增,相关中国产品在TikTok海外版的话题标签播放量突破8亿次。
31
Temu与Shein两大平台的爆发式成长,更是直观反映出中国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大吸引力。
![]()
32
2024年,Temu以5.5亿次下载量登顶全球最受欢迎电商应用榜单,Shein位列其后紧随其上。
33
欧洲消费者之所以选择这些平台,不仅因其商品种类齐全、定价亲民,更在于中国供应链具备从设计到交付的全链路高效协同能力。
34
相比传统零售渠道冗长的周转周期,中国模式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让消费者用更低的成本获得心仪商品。
35
正是这种真实可感的消费体验,推动中国商品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并不断扩大影响力,也由此触发了当地政界的深层焦虑。
![]()
36
焦虑驱动下的政策激进化
37
表面上看,此次关税规则调整剑指中国商品,实则折射出欧洲内部难以破解的结构性困局。
38
在数字商务领域,欧洲整体发展滞后于中美两国,无论市场规模还是创新速度均显疲态,呈现明显的“发育迟缓”特征。
39
面对Temu、Shein这类反应敏捷、成本可控的中国电商平台,欧洲本土零售商既无法在价格层面抗衡,也在供应链效率与库存管理方面差距悬殊。
![]()
40
当本国企业在公平竞争中难以取胜时,它们并未优先考虑转型升级,而是转向政府寻求行政保护,借政策手段构筑防御工事。
41
制造业方面,经历多轮产业外迁之后,欧洲已丧失大量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出现明显的产业“空心化”现象。
42
即便未来全面限制来自中国的直邮包裹,欧洲本土供应链也难以在短时间内重建产能,更无法复制中国在成本控制与交付时效上的双重优势。
![]()
43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深刻反思过去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并将其定性为“战略失误”。
44
这种“依赖恐惧症”迅速蔓延至经贸领域,催生出一种过度警惕的心理倾向——任何与单一国家形成深度经济联系都被视为潜在风险。
45
于是,原本健康互补的中德经贸关系被强行曲解为“新的依附陷阱”,本应互利共赢的合作框架遭到误读。
![]()
46
与此同时,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不安情绪。自8月1日起,美国宣布对所有欧盟成员国加征30%关税。
47
欧洲央行评估认为,若美方持续维持高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0.3至0.5个百分点。
48
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欧盟,转而希望通过追随美国的对华遏制路线,联合围堵中俄,换取华盛顿在双边关税问题上的让步空间。
49
这种“迎合美国、压制中国”的策略逻辑,使欧盟在对华政策上逐渐丧失自主判断,走向更加极端的方向。
![]()
50
此外,全球治理体系的演变也让欧洲精英阶层感到危机四伏。
51
克林拜尔曾在G7财长会议上公开表达忧虑,担心中俄协作日益紧密将导致G20影响力超越G7,甚至可能取代后者成为主导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平台。
52
在他看来,G7不仅是协调西方利益的工具,更是维系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象征。而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与G20机制的强化,正在动摇欧洲原有的国际话语权基础。
53
正是这种对权力格局变迁的深层恐慌,促使欧洲倾向于采取对抗姿态,企图通过设置障碍延缓新兴力量的发展步伐。
![]()
54
结语
55
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真正的市场优势从来不是靠封锁对手获得的。
56
德国与其耗费资源贬低中国商品、人为制造贸易壁垒,不如集中精力推动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适应力。
57
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开放融合才是通向繁荣的唯一路径。如果欧洲继续秉持封闭排他的思维模式应对多元共存的国际市场,最终只会让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愈发边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