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4年重启兵役制度,德国这个动作让全世界都捏了一把汗,毕竟上一次德国大规模“爆兵”的结果全世界都不会忘。
而且德国给出的理由和当年几乎没区别,说什么旁边冲突不断,为了安全着想。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德国国内极右翼势力的不断抬头。那么问题来了,德国这次恢复兵役到底是什么目的?
![]()
从和平幻想到现实焦虑
德国暂停义务兵役制已有14年之久。冷战结束后,东西对峙局面消失,德国的安全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本承担守备“冷战前线”重任的德国军队,作用逐渐弱化。
在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下,服兵役被部分人视为浪费青年时光,取消义务兵役制、建立职业军人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
2011年,德国正式停止征兵制,军队规模持续缩减,至2013年稳定于18万人左右。
然而,国际形势的骤变打破了这份和平幻想。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德国感受到自身安全形势恶化。美国“亚太优先”战略使其对欧洲安全保障力度下降,欧洲不得不考虑实现防务自主。
在此背景下,德国政府提出将国防军打造成“欧洲最具实力的常规军事力量”,计划将军费支出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并组建能与北约东翼协同作战的现代化部队。
![]()
立陶宛成为德国向外派遣军事力量的首个试验地,其战略位置关键,距离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仅150公里,德国在此部署常备作战部队,对俄罗斯形成直接军事威慑。
但德国现役兵力仅约18.1万,距离2031年达成20万以上目标差距较大,每年新增志愿兵平均仅约5000人,无法满足将军力提升至24万的目标。
![]()
为解决兵员匮乏问题,德国借鉴瑞典模式,规定所有18岁以上男性必须强制登记,通过筛选和体检确定是否服役,初期服役期限为6个月,最长可至23个月,预计2026年初生效,女性服役依旧遵循自愿原则。
不过,这一政策在社会引发两极分化反响,18至25岁年龄段反对比例高达72%,多项民调显示大多数年轻人反对义务兵役,担忧被迫参战。
![]()
联盟分歧与社会疑虑
新版《兵役法》草案虽未包含强制性条款,但联盟党要求在志愿人数不足时启用“抽签征召”,以确保兵员规模,社民党坚决反对,这被视为执政联盟在安全政策领域的重大分歧。
议会辩论焦点集中在“抽签制”的公正性与社会接受度上。支持者认为,欧洲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德国必须确保防务稳定;反对者则警告,此举可能激化社会不满,削弱政府公信力。
绿党与左翼党批评方案“仓促且缺乏共识”,呼吁彻底放弃任何形式的强制兵役。
![]()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也公开表示质疑,强调“不能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年轻人的未来”。
德国政府内部对于兵役改革也存在不同声音。同属社民党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多次表态反对义务征兵,强调“没有足以支撑这么多士兵的基础设施”。
而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则积极推动兵役重启,他认为鉴于“来自俄罗斯日益严峻的威胁”,德国应做好应对准备。这种分歧反映出德国政府在安全需求与社会意愿之间的艰难平衡。
![]()
极右翼抬头
在兵役制度争论的同时,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的支持率飙升。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达26%,历史性地超越执政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24%),首次成为德国最受欢迎政党,超过四成德国选民公开表达希望选择党执政的意愿。
选择党的崛起与德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困境密切相关。德国经济连续三年步履维艰,2025年第二季度GDP遭遇0.3%的萎缩,制造业景气指数跌至近十年最低点。
![]()
高企的能源价格和持续攀升的通胀,侵蚀着民众实际收入,普通家庭日常生活压力增大。
同时,政府在财政上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福利国家模式难以为继,医疗保险、养老金和失业救济等福利项目面临调整,而政府一边削减国内福利,一边却慷慨向乌克兰提供巨额军事援助。
![]()
针对这些社会痛点,选择党提出明确主张:重启“北溪”天然气管道,恢复进口廉价俄罗斯天然气;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实行严格移民控制政策。
这些主张吸引大量对现状不满的选民,尤其在德国东部地区,选民党支持率超过30%,与传统政党不相上下。东部民众普遍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对现行制度满意度仅为39%。
![]()
欧洲格局的变数
德国兵役制度重启与极右翼抬头,对欧洲安全格局和政治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在军事方面,德国扩充军备引发欧洲地区新一轮军备热潮,法国开启第三代核潜艇项目,波兰购入250架F - 35战机,捷克和意大利相继调整国防预算,2024年欧盟整体军费增长比例超过20%。
![]()
德国主导的“北风 - 25”军事演习启动,12个国家参演部队在立陶宛模拟“突破边境—收复战区”完整作战流程演练,第45装甲旅首次开展全旅实战模拟推演,德国正尝试从战后“和平国家”躯壳中破茧而出。
在政治方面,德国极右翼势力崛起引发欧盟内部忧虑。法国《世界报》直言,德国“亲俄派”崛起可能导致欧盟在对俄政策上出现分裂。
![]()
一旦选择党上台执政,德国可能推动退出欧盟对俄制裁机制,甚至重启“北溪2号”项目,这将彻底动摇欧盟对俄统一战线。
对于乌克兰而言,德国政局变动无异于“断粮危机”,目前德国向乌克兰提供其30%炮弹和40%防空系统,若选择党上台,这些关键军事援助可能在六个月内归零,选择党主张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主权,这一立场将动摇乌克兰谈判底线,对地区和平稳定带来难以预料冲击。
![]()
德国停摆14年的兵役重启以及极右翼抬头,是国际形势变化、国内社会经济矛盾和政治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影响着德国自身的军事建设和社会发展,也在重塑欧洲的安全格局和政治生态,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