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作为华夏文明中古老的文体之一,它与中国的汉字的独特形式紧密结合,许多方面也淋漓尽致的将汉字的特点表现出来。字词的相对仅仅是一般形式的体现,下面介绍的“拆字联”就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咱汉字的奇妙之处。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此定义摘自“百度百科” 〗
这种联,不但很好地运用了汉字的特色,还平添了些许别致的趣味,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例如: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上联将“品”拆成三个“口”,“泉”拆为“白水”;下联把“竺”拆成二个“个”,“仙”拆成“山人”二字。上下联拆字自然工整,更表达了悠然闲适的心境。
![]()
一
明代蒋焘,自幼才思敏捷,能文善对,被誉为“神童”。有一次,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慕名来访,言谈中出一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蒋父一听,顿觉此联制作精妙,但一时对不上来。
蒋焘正巧切好西瓜给客人端来,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友人闻听,拍手叫好,夸赞蒋焘才思敏捷。
这是一难度较大的拆字联,上联中东字加二点是冻,西字加三点是洒,下联中“七、刀”构成切字,“八、刀”构成分字。
![]()
二
明代大学士杨溥年轻时曾请求湖广石首(今属湖北)县令免除父亲的劳役,石首县令出一上联给杨溥:“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杨溥对出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这是一幅一语双关的拆字联,繁体的“圖”字中有四个口,“傘”字中有五个人字。上联的意思是说在辖区内的当地人都归他这外来的县令管,谁也得服从。下联则是婉转地请求通融、庇护。
![]()
三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魏源,聪慧过人,9岁时就参加县城的童子试。临考前老师有些不放心,出联试曰:“闲看门中月”;魏源听后,见墙上挂有一幅“春耕图”,便马上对出下联:“思耕心上田”。
上联的“门中月”即繁体“閒”(闲)字,而下联的“心、田”二字合起来是思字。
![]()
出个上联: 徐帆夏梦江疏影(机关);请各位高手赐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