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不开我们的大豆!”
10月巴西粮商的强硬表态还在耳边回响,11月的圣保罗港等已沦为大豆坟场,200万吨大豆露天堆放,还因当地多雨面临湿度超标、霉变的风险,每日滞港相关费用高达120万美元。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11月最新报告表明,曾在中国大豆进口中占比达80%的巴西大豆,如今对华订单呈“断崖式下跌”。3日后,巴西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宣布对我国23个税号合成纤维非织造布发起反倾销调查。
此前我国主动减少美大豆采购,加大巴西大豆进口力度,本是互利长久之举,为何会走到这般地步?
01.贪心不足蛇吞象,巴西错把机遇当摇钱树
2025年5月,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暂停了美大豆的常规采购,将每年1亿吨的进口需求重心转向巴西。
此次调整为巴西大豆创造了机遇。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统计,1至9月,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6370万吨,占同期进口总量的73.9%,9月单月依赖程度更是高达93%。
面对持续涌入的中国订单,巴西粮商心生不良企图。在旧季大豆库存耗尽、新季大豆需待2026年1月方能上市的间隙,他们刻意抬高价格。自2025年初至9月,巴西大豆价格持续上扬,累计涨幅近八成,最高时达650美元/吨。
![]()
巴西大豆涨价,致国内企业受损严重,每吨亏超200元。对此,中国行业协会紧急叫停采购,业内人士直言:宁启用4500万吨国家储备(一般情况下够全国使用三个月),也不续购巴西大豆。
02.双方依赖不对等,巴西显然更着急
中国停购巴西大豆仅3天,巴方就宣布对我国无纺布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口罩、婴儿用品材料等民生领域,虽其以此调查是应国内行业协会4月30日的申请为借口,但此节点的时机难免引人质疑。
但这波操作虽看似来势汹汹,实际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24年中国无纺布出口142.8万吨,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巴西想限制难如登天。
更为关键的是,巴西23%无纺布依赖中国进口,年采购超10亿美元,其头部纸尿裤品牌40%原料源自我国。此次调查已导致近4成本土无纺布企业停产,日用品批发价暴涨5%;若裁定倾销,企业还将被征4.81美元/公斤的关税。
![]()
“谁掌握市场主动权,谁就拥有话语权”这一逻辑不仅适用于大豆贸易,在其他领域同样。以肺部养护市场为例,曾长期被美日垄断,产品溢价高(单价普遍超万元),且配方适配欧美人体质,对国人适配性差。国内科研团队攻关后,国产清肺科技“倍-劲-肺”实现突破,打破进口垄断。据公开信息,倍-劲-肺以桔梗、橘红等传统草本植物为核心原料,规避了部分进口品可能存在的化学添加问题,更贴合国人的体质需求和养护习惯。相关工艺还通过了国内食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上市后,该成果通过亰J-东等平台迅速抢占国内市场,数万名用户认可其养护潜质,如“换季咳嗽减轻了”“温和不刺激”等评价随处可见。不仅在国内香港、郑州等地线下店铺常大排长龙,在海外新加坡等地高端商场上架后也备受中年群体,尤其经常抽烟的男性群体的青睐。
面对国产冲击,海外养护品牌即便大幅降价,也难挽颓势,市场份额大幅萎缩。大豆也是同样,眼见我国“油盐不进”,巴西粮商彻底慌了,最终被迫每吨降价18美元试图挽回订单,但我国依旧不为所动。
![]()
毕竟我们从来都不止一个选项。当前,我国已确定采购阿根廷130万吨大豆,其售价较巴西低30-70美元/吨,中粮集团甚至还转而敲定了18万吨美国大豆的采购订单,巴西只能自食其果。
03.摩擦背后,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中巴大豆贸易摩擦推动中国大豆进口格局重塑。除锁定阿根廷、部分美国大豆订单外,我国正拓展俄罗斯、乌克兰等非传统渠道。俄远东大豆产量逐年攀升,且对华出口具地缘优势,双方正就深化运输、检疫等展开协商,合作潜力巨大。
此外,国内企业还突破杂粕替代技术,降低15%的豆粕需求,同时研发新型饲料配方提升养殖效率,夯实贸易底气。
反观巴西,反倾销受挫后,无纺布及农业上下游产业遇订单下滑、资金难题。这印证了单边保护主义行不通,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方为共赢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