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那边动静不小,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一场商业论坛上撂下狠话:未来的5G乃至6G网络,都不会再用华为等中国企业的设备。这话不是随便说说,背后是德国加速推进“去风险”战略的决心。
![]()
默茨说得挺直白:“我们决定在所有可能领域,包括5G网络,用我们自己生产的组件替换现有设备。”
其实从去年起,德国就已经要求电信运营商从核心网络中移除华为设备,现在更是考虑动用公共资金补贴运营商拆除中国设备。
德国的决定不是孤立的。欧盟委员会已经要求所有成员国逐步将华为、中兴排除在电信网络之外。这一政策恰逢欧盟《千兆基础设施法案》生效,旨在加速5G和光纤网络建设。
![]()
说起来挺有意思,欧洲现在对技术依赖的担忧越来越重。从亚洲的半导体到美国的人工智能,他们发现自己的命脉攥在别人手里。默茨准备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开个数字主权峰会,专门讨论怎么摆脱对中美科技的依赖。
但默茨也说了实话:“我们做不到完全脱钩。中国做不到,但我们更做不到。”这话透着一股无奈,毕竟中国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彻底切割根本不现实。
而对欧洲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时直言不讳:“个别国家强行移除中国电信企业的优质安全设备,不仅迟滞了自身技术发展进程,还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
![]()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德国媒体自己估算过,光是华为在德国的市场份额就价值2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00亿。这还不算更换设备带来的网络中断、服务降级等连锁反应。
更值得玩味的是外交层面的反应。德国外长原定11月初的访华行程在临行前48小时被取消,没有解释,没有外交辞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中方用行动表达不满。
这次事件表面上这是技术安全之争,实际上远不止如此。5G乃至未来的6G,是整个数字经济的底层架构。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这些未来产业都建立在通信网络之上。
华为在5G领域的专利数量全球第一,这不是简单的“可能领先”,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优势。欧洲国家心知肚明,却依然选择政治优先于技术,背后是美国长期施压的结果。
![]()
回想2013年“棱镜门”事件,美国国家安全局连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都监听,那时候德国政府的反应可没现在这么激烈。如今对中国设备,连证据都不需要,直接扣上“高风险”帽子就拆除,这双重标准未免太明显。
不过德国现在挺矛盾的。一方面,绿党主导的外交团队在对华政策上越来越激进;另一方面,德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丝毫没有减少。
就在默茨宣布排除华为的同一天,德国议会任命专家委员会重新审视对华贸易政策。财政部长林德纳也准备访华,想要“缓和气氛”。这种一边掀桌子、一边送花的做法,着实让人看不懂。
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显示,德国仍有约200个产品类别至少50%的进口依赖中国。特别是在机械制造、汽车等核心产业,德国企业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
![]()
说白了,这场围绕5G的较量,表面上是技术安全之争,实则是未来数字主导权的争夺。欧洲国家想通过政治手段清场竞争对手,却忘了技术创新从来不是靠封锁得来的。
华为在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的5G布局如火如荼,6G研发也在加速推进。欧洲的自我封闭,最终可能只会让自己错失数字化浪潮的机会。
正如默茨自己承认的:“中国不能没有我们,我们更不能没有中国。”但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下,这样务实的声音还能不能占上风,就要打上问号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