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多胜景,文脉自古长。近日,由广东旅游出版社推出的《岭南文化之旅》散文集,以文学为笔、文化为墨,为读者铺展了一幅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岭南画卷。该书作者黄纯斌身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不仅以典雅文笔勾勒山河之美,更以“深圳建设见证者”的独特视角注入旁人难及的真情实感,这是其继《悠悠芳草心》后的又一散文力作。
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在其《中国旅游通史》“序论”中谈到“旅游,概指适情适意的旅行游观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旅行游观,或专程,或兼程。异地办事,顺道游观,是兼程旅游。”“旅游,观赏无限。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乡土人情、风俗物产、史迹古墟、欢场舞厅、奇闻轶事、亲友聚会、国计民生等,举凡一切引起游客关注的事物。”
![]()
黄纯斌的散文内容与章必功校长的旅游观点十分吻合。作为融合景点导览与文学赏鉴的散文集,《岭南文化之旅》分为深圳卷与综合卷,共收录126篇作品。其中综合卷69篇,足迹遍布除深圳外的广东各市,从广府的佛山祖庙、永庆坊,到潮汕的韩公祠、牌坊街,从客家的花萼楼,再到岭南四大名园、四大名山,黄纯斌以凝练文字捕捉各地风物精髓,让读者在字里行间遍赏岭南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灵动自然之美。
梁启超在《美的生活》书中谈到“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趣味,莫过于种花。自然界的美,像山水风月等等,虽然能移我情,但我和他没有特殊密切的关系,他的美妙处,我有时便领略不出。”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所在。如果说梁启超的趣味在“花”,那黄纯斌的关注力恰恰是能够领略到自然山水风光所蕴藏的妙味。他笔下的广府文化的鲜活印记,藏在佛山祖庙的香火与永庆坊的烟火气中。佛山祖庙是岭南古建筑瑰宝,真武大帝神像前香火延续数百年,黄飞鸿纪念馆的醒狮道具、叶问堂的武术器械,皆承载着广府武术文化的精气神;永庆坊则以“修旧如旧”理念让骑楼老街焕发新生,青砖灰瓦间既有老字号商铺的坚守,也有文创小店的新意,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缩影。
![]()
潮汕大地的文脉脉络,在韩公祠与牌坊街的岁月里清晰可辨。韩文公祠依山而建,纪念为潮汕播撒文化火种的韩愈,祠内碑刻林立,记载着“功不在禹下”的治潮功绩;太平路牌坊街以23座明清石牌坊串联街巷,坊额题字间皆是先贤的忠孝气节与治学精神,中式牌坊与南洋骑楼相映,尽显“岭海名邦”的儒雅气质。而潮汕的自然之美同样动人,红海湾的湛蓝海水与金色沙滩相拥,海浪拍打着礁石奏响灵动乐章,渔船归港时的炊烟与落日交融,将滨海风光的壮阔与温柔定格成诗,让读者透过文字便能触摸到潮汕“山海相连”的独特肌理。
客家文化的厚重底蕴,凝聚在梅州大埔的花萼楼中。这座圆形土楼历经数百年风雨,以“一屋一村”格局承载客家先民智慧,夯土墙内的房室布局、公共空间的功能划分,既体现宗族聚居传统,也藏着客家人团结互助的精神密码。
我国著名园林文化大家陈从周在其《品园》著作中谈到:“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意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而且,我国园林按拥有者分类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按地域风格分类有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等。黄纯斌笔下的岭南园林兼具江南园林的精巧和北方园林的堂皇,同时吸收了西方建筑风格。顺德清晖园的雅致、番禺余荫山房的精巧、东莞可园的玲珑、佛山梁园的古朴,皆展现出建筑玲珑别致、装饰精美细腻、布局灵活的造园美学。
![]()
岭南四大名山更以各自的雄奇与灵秀诠释着岭南的自然风骨——丹霞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地貌奇观震撼人心,山间别传寺的禅意、摩崖石刻的文脉,让雄奇山水多了层人文厚重;西樵山的古火山地貌与翠林古寺相映,云海漫过山间时,仿佛将天地都揉进了朦胧意境;鼎湖山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古木参天、溪流潺潺,负离子满溢的空气里藏着原始自然的生机;罗浮山则以“岭南第一山”的姿态,将道教文化与奇峰秀水相融,山间道观的钟声与松涛共鸣,尽显仙山灵气。
57篇散文构成的深圳卷更富时代特色,它打破人们对深圳“年轻之城”的固有印象,揭开城市深藏的历史肌理与人文底蕴。这份独特洞察,源于作者是一位极富情怀的学者型官员。他与深圳四十载的深厚羁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纸媒编辑出身的黄纯斌投身深圳建设浪潮,1994年执掌繁华街道党政一把手,2003年晋升深圳市直单位领导职务,更曾以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身份参与党务政务工作。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到城市规划蓝图,他既是深圳经济腾飞的亲历者,也是城市文化脉络的守护者,这份“在地者”视角让深圳卷每篇文字都饱含深情与洞见。
![]()
在深圳卷中,黄纯斌用细腻笔触串联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写莲花山,既描绘草木葱茏景致,更聚焦山顶邓小平铜像背后的时代意义,让这座公园成为见证深圳改革精神的“精神地标”;写大鹏所城,六百多年海防城墙化作鲜活历史,斑驳砖石间仿佛能听见当年戍边将士的呐喊;写南头古城,从东晋咸和年间的东官郡治所,到如今活化重生的文化街区,清晰梳理出深圳“城市之根”的变迁轨迹。对于平安金融中心、深南大道等现代地标,他既赞叹建筑雄伟,更解读背后深圳“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深圳湾、大梅沙的海滨风光,则成为忙碌都市人心灵休憩的诗意角落。
![]()
![]()
难能可贵的是,黄纯斌将散文的抒情性与纪实性完美融合:文字既有诗歌般的意境之美,如“梧桐山云雾缭绕间,藏着深圳最古老的秘密”;又兼具历史文献的严谨,对每处景点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都考据详实。这种“文学+文化”的创作手法,让《岭南文化之旅》超越普通旅游指南——它不仅是“行走的向导”,更是“心灵的文化滋养”,帮助读者在欣赏景致时,读懂每处地标背后的故事与精神。
当旅游成为生活常态,人们需要的早已不是简单的景点罗列,而是能触碰文化内核的深度体验。《岭南文化之旅》便是这样一部佳作:它让岭南山水有了文脉温度,让深圳繁华有了历史厚度。无论你想漫步岭南感受多元文化,还是重新认识深圳的“过去与现在”,翻开这本书,便如同与作者一同踏上兼具文学美感与文化深度的旅程,在文字中读懂岭南风华,看见深圳灵魂。
深圳读书人王爱时就黄纯斌的散文集“综合卷”与“深圳卷”赋诗两首“粤海潮音越千年,丹霞五羊共星躔。开元古寺榕荫厚,可园端砚韩江涟。七星悬梦连寰宇,一港通波汇海天。更待文枢承绝学,千城焕彩谱新篇。”“海天毓秀汇鹏祥,云卷潮生映画廊。大鹏所城承古韵,梧桐烟雨润新章。红林鹭影烟霞起,绿径风歌伴客翔。欲揽星河登绝顶,湾区夜醉不思乡。(陈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