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汪兆骞
1909年6月,周作人与日本女子羽太信子结婚。8月底,周树人结束七年的留学生涯,从日本回到绍兴。此时周树人已二十八岁,头发依旧浓密,脸上却多了几分沧桑。
鲁迅后来回忆:“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序传略》)鲁瑞对俞芳说过:“你们大先生(鲁迅)一向以长兄自居,他不惜牺牲自己,照顾弟弟,把一家的重担放在自己肩上。他回国后拿到薪金,确实是全家合用的;那时你们二先生在日本读书,大学没有毕业就结婚了,官费不够用,大先生就放弃在国外的学习研究,回国找了工作,寄钱去接济他,甚至还接济羽太信子一家人。”(俞芳《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9月,周树人又匆匆离家,将妻子朱安留在家中,只身赴杭州,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初级化学和优级生理学教员,并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是在废止科举之后,由贡院改建而成,有很多日籍教师。许多课程,日本教师讲一遍,需要有人在旁边翻译。许寿裳比周树人先回国两个月,正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学(教务长),所以他向学堂监督(校长)沈钧儒推荐了周树人。
曾为同事的夏丏尊回忆,周树人教生理卫生,有一次坦然地答应学生讲生殖系统,要求就是他讲的时候不许笑。
他曾向我们说:“在这些时候,不许笑是个重要条件。因为讲的人的态度是严肃的,如果有人笑,严肃的空气就破坏了。”大家都佩服他的卓见。据说那回教授的情形果然很好。别班的学生因为没有听到,纷纷向他来讨油印讲义看,他指着剩余的油印讲义对他们说:“恐怕你们看不懂的,要末,就拿去。”原来他的讲义写得很简,而且还故意用着许多古语,用“也”字表示女阴,用“了”字表示男阴,用“糸”字表示精子,诸如此类,在无文字学素养未曾亲听过讲的人看来,好比一部天书了。(夏丏尊《鲁迅翁杂忆》)
周树人经常和植物学教师铃木珪寿一起,带领学生到孤山、葛岭、北高峰、钱塘门一带采集植物标本,进行研究,并按法国恩格勒的分类法进行分类、定名。每逢星期六的下午,周树人就和同事杨莘耜结伴外出消遣,“鲁迅专事采集植物,常常背着一个植物采集箱;杨莘耜则喜欢打鸟,擎了一支鸟枪。两人出了校便分途去西湖各干各的。回来以后,两人就各自叙说交流自己的收获,随后就动手做标本。杨莘耜因常常剥制动物标本而亚砒酸中毒,脸面发肿,鲁迅就劝杨莘耜别搞动物,跟他一起搞植物。杨莘耜却提出了个反建议,劝鲁迅搞动物,两人哈哈大笑,结果还是自搞一套”(马青云《一个湖州人的历史天空:杨莘耜传略》)。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是一所新式学校,从建立的那天起就被浙江巡抚视为异端,一年内多次更换校长。沈钧儒当选为浙江省咨议局副议长,被任命为省教育总会长的夏震武成为第五任监督。
夏震武为人保守顽固,上任前一天要求教务长许寿裳设好孔子牌位,带领全体教师穿清朝礼服拜孔子。第二天,夏震武与十几名随员穿戴着清朝礼服来到,迎接他的只有一群短头发甚至光头的教师。双方争执起来。夏震武开除了许寿裳,教师愤而集体辞职。夏震武态度强硬,学生请愿支持教师,并得到全省学界的声援。教师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是,接任的校长徐定超同样是御史出身,一身官气。
1910年7月,教师陆续辞职,周树人也回到绍兴,在府中学堂担任博物学教员,收入微薄,不足以养家。
杨莘耜接任许寿裳代理监学,坐着乌篷船到绍兴请周树人回去当生物教师。周树人说有老母在家不便出门,婉言谢绝,并提醒杨莘耜:“徐班侯(徐定超)也不是一个好相识,你要当心。”不久,杨莘耜也辞职。
除教学外,周树人忙于录辑《古小说钩沉》和《会稽郡故书杂集》。
8月,绍兴府中学堂学生掀起反对新任代理监督杜海生的学潮,周树人同情学生,给予指导。从11月15日致许寿裳信中可知,9月周树人“暂为监学,少有建树,而学生亦尚相安”,而他自己“搜采植物,不殊曩日,又翻类书,荟集古逸书数种,此非求学,以代醇酒妇人者也”,道出了自己的孤独以及对自己婚姻生活的失望。
周树人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常常带学生去远足,先后到过绍兴的兰亭、快阁、宋六陵、柯桥、七星岩和杭州西湖等地,深受关在校内枯读的学生欢迎。在学生眼中,这位留学归来的老师,是学问渊博和满口新名词的学问家。
1911年3月7日,周树人致信许寿裳,说因为家中经济困难,想让在日本学习法语的二弟周作人回国,自己也想离开绍兴:
师范收入意当菲薄,然教习却不可不为……卖田之举去年已实行,资亦早罄,迩方析分公田,仆之所得拟即献诸善人,事一成当即为代付刊资也……起孟来书,谓尚欲略习法文,仆拟即速之返,缘法文不能变米肉也,使二年前而作此语,当自击,然今兹思想转变实已如是,颇自闵叹也。(1911年3月7日致许寿裳信)
暑假,周树人辞去府中学堂所有职务,想到上海的一个书店做编译员,被拒绝了。他又收集一些关于新知识的外文丛书打算翻译出版,译稿寄到上海也被退稿了。周树人继续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古小说钩沉》,年底基本完成。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一直到现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成员黄兴于广州策划并发起反清武装起义。黄兴率领一百三十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起义军英勇奋战,但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众多革命党人英勇牺牲,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被安葬于广州市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鲁迅后来回忆,“但是三月二十九日的事却特别,当时虽然失败,十月就是武昌起义,第二年,中华民国便出现了”(《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成功,起义军占领重镇武昌,次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沪、黔、苏、浙、桂、皖、闽、粤、川等地相继光复。
绍兴城人心惶惶,怕失败的清兵回来骚扰。绍兴府中学堂监督辞职,学生邀请周树人回来主持工作。周树人组织学生上街游行,自己手执钢刀,带领手持毛瑟枪的学生绕城一周。
绍兴在11月6日宣布独立,但新推举的绍兴军政分府府长还是原来的知府,新推举的治安科长是原来浙江巡抚衙门的刑名师爷。“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朝花夕拾·范爱农》)
三天后,革命军到来,改组旧绍兴军政府。
周树人被聘为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请范爱农担任学堂监学。周树人深受学生欢迎,学堂经费很少,但他仍然付出心血办学,亲自查看学生晚自习和就寝情况,代请假的教师上课,鼓励青年“学好一种外国文,专心一门科学”。(据《鲁迅年谱长编》)
但是,时间一长,绍兴军政分府的官员就原形毕露了。
民元革命时候,我在S城,来了一个都督。
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未尝“读经”,但倒是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捧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结果是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因此,周树人支持越社创办《越铎日报》,监督绍兴军政分府并担任名誉总编辑。
这一年,周树人有感而发,创作了一篇文言体小说《怀旧》。这是一篇被文学史忽视并低估的佳作,或可说此乃新文化运动期间产生的开现代之新气韵、新气象的中国小说。从文本上讲,这篇作品比《狂人日记》更能成为鲁迅的代表作。
周树人署名“周逴”,将《怀旧》发表于1913年4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后来收入《集外集拾遗》。《小说月报》编者恽铁樵在小说篇末“焦木附志”中评价,这篇小说对那些“才解握管,便讲词章,卒致满纸饾饤(堆砌辞藻之意——引者注),无有是处”的青年作者来说,“亟宜以此等文字药之”。
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普实克在《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中说:“以现代的眼光观察世界,对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有与众不同的兴趣。”普实克认为,《怀旧》以“现代方式”建构情节,“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它完全是一部现代文学作品,而不属于过去一个时代的文学”。普实克对《怀旧》的评价基本可信,但也有溢美之嫌。他回避了小说对革命的冷漠,且其“现代的眼光”“现代方式”等概念也含混。但鲁迅继承中国小说传统又汲取世界文学营养的个性,是清楚的,其入木三分的讽刺笔墨,确实让人看到小说的新气象。
小说《怀旧》呈现了一个燕市的闭塞小城,在革命风潮冲击中,居民生活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其艺术高妙之处,在于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一个私塾孩子的眼光,来观察看似风云激荡的革命风潮,并让读者也感受到社会动荡给各色人等造成的心理反应。
小说的结尾极为精彩:风言过后,确切的消息传来,所传的“长毛”压根儿没有经过此地,过境的是一群难民。于是,小城又恢复了昔日的落寞和宁静。这个结尾构成了一种反讽,让人莞尔。
小说《怀旧》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隐喻地暗示读者,辛亥革命虽推翻了清王朝,但在当时老百姓的心目中,与“长毛”造反并无二致。小说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后来,鲁迅在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发表的《随感录五十六·“来了”》中,再次写到难民逃难的状态:
民国成立的时候,我住在一个小县城里,早已挂过白旗。
有一日,忽然见许多男女,纷纷乱逃:城里的逃到乡下,乡下的逃进城里。问他们什么事,他们答道,“他们说要来了。”
文中,鲁迅列举了陕西军阀陈树藩纵容兵匪残杀无辜人民的暴行,以及湖南军阀张敬尧纵兵奸淫掳掠、残杀无辜等罪行。同一时期,为驱逐军阀张敬尧,结束其在湖南的黑暗统治,年轻的毛泽东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杂志。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811篇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