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明媚的清晨,66岁的李大妈像往常一样在家门口晒太阳。邻居王阿姨健步路过,看见李大妈坐在椅子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用手指轻轻搓揉着耳朵根。“你这每天搓来搓去,有啥讲究?”王阿姨调侃道。
李大妈神秘一笑:“别小看这几个动作啊!我就是常年坚持每天搓揉身体的五个‘黄金部位’,血压没高过,感冒都少发。去年体检,医师都夸我气血通、皮肤紧致,说我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五六岁。你要不试试?”
![]()
很多人以为,养生就是吃补品、练气功或者跑步锻炼。其实,搓揉身体某些关键部位,简单易行,却能起到出乎意料的全身调理作用。据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调查,每日坚持揉搓特定部位3-5分钟,可促进局部微循环、提升免疫力,甚至有助于减轻关节老化速度。
那么,人体到底有哪五个部位最值得每天搓揉?尤其是第3个,很多人都没能坚持,实在太可惜!
很多人对于搓揉身体的养生法充满疑虑:这种方法到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中华医学会养生分会发布的《中老年人简易自助健康调理建议》中明确指出,搓揉特定身体部位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肌肉及神经疲劳。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皮肤下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通过刺激这些“按压敏感区”,可促进末梢神经信号传递,活化全身代谢。
在2020年一项涵盖3125名50岁以上志愿者的调查中,坚持搓揉耳廓、手掌、脚心等部位的参与者,其慢性病年发病率较未采用此法者低约15.3%,尤其在睡眠质量、免疫水平和关节灵活度上改善明显。
传统医学也一直重视“经络通则不痛”,强调“动则不衰”,身体表面的按揉保护对气血流通、养护脏腑、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要坚持正确的搓揉习惯,确实可以为健康加分。
越来越多研究和案例显示,将搓揉作为每日养生小习惯,可以帮助身体从内到外焕发新活力。具体有哪些好处?
一、气血流通改善,面色红润
搓揉手掌、脚底等“经络汇聚点”,有助提升末梢血流速度,约可提高20%的微循环效率,常年坚持面色更显红润,双手双脚也会变得温暖有力,早晚搓揉还能缓解手脚冰凉、麻木等常见困扰。
二、免疫力上升,感冒少发
临床数据显示,每周坚持五次以上搓揉皮肤表层(如耳廓、鼻翼周围)的人群,免疫指标中T淋巴细胞活性提升约13.8%,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显著增强,流感季常见“中招”几率大幅降低。
三、关节更灵活,老来不僵硬
爱搓膝盖四周、肘窝、脚踝的人,随着年岁增长会发现身体不易出现“僵硬”“活动受限”等老化表现。一项2022年《中华老年保健研究》显示,坚持搓揉膝盖的人群膝关节退化速度比普通人慢约18%。
![]()
四、助眠解压,情绪放松
搓揉太阳穴、头皮或耳根区,常能缓解用脑过度、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76%的受试者反映搓揉后入睡时间缩短12-20分钟左右,深度睡眠比例提高。
五、延缓皮肤衰老,减少色斑
经常搓揉面部、颈部皮肤,能刺激皮下胶原蛋白生成,对于减少皱纹、色素沉着、暗黄无光有积极影响。《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附录数据显示,皮肤表层微循环提升后水分含量同步增加8-11%,肌肤自然更有弹性,老年斑增速明显变慢。
有人问:“我也想体验这些好处,但具体该怎么操作?时间要求高不高?”
医生建议,每次搓揉每个部位3-5分钟,每日1-2次即可,操作轻柔但要持续按压,才能带来更佳效果。
重点推荐的五大部位和方法如下:
耳廓:用拇指、食指上下搓揉整个耳廓至发热,有助提升免疫与听力;手掌心:轻搓至手心微热,能激活“劳宫穴”,改善疲劳和血循;膝盖周围:两手抓住膝盖上下分别搓揉,有助养护膝关节、减少积液;太阳穴与头皮:用双手指腹画圈搓揉,可以缓解头晕、失眠、减轻压力;脚心:热水泡脚后,搓揉脚心、脚趾,有助于安神助眠、促进肾功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