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不少老年人开始感觉腰背僵硬,走路时腿脚发软,关节活动时还常听到“咔嗒”声。
这些信号,
其实是骨骼健康在发出警报。
![]()
研究发现,秋冬季是老年人跌倒受伤的高发期,尤其是早晨8点到10点买菜、晨练的时段,且秋冬季老人骨折发生率比其他季节高出24%。为什么天冷骨骼就变“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质疏松科主任医师洪维指出,背后主要有四个原因。
首先,低温会扰乱骨骼代谢。洪维介绍,天冷时,人体内的破骨细胞(负责骨吸收)会过度活跃,而成骨细胞(负责骨形成)功能减弱,导致骨骼流失速度加快。同时,血管遇冷收缩,骨骼供血减少,养分跟不上,骨骼就会变得更脆弱。
其次,关节功能的“季节性退化”。老年人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弱,关节在寒冷环境中就像“生锈的齿轮”,活动起来不灵活,滑液变黏稠,软骨缓冲能力下降,不仅加重关节疼痛,也更容易摔倒。
“第三个原因是维生素D不够用。”洪维指出,人体大部分维生素D需要通过晒太阳合成。秋冬季阳光减弱,老年人穿着厚重,日晒不足严重影响维生素D的生成,进而影响钙的吸收,骨骼强度自然下降。
此外,天气转冷后,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肌肉流失加快。洪维强调:“肌肉是骨骼的天然减震器和保护带。肌肉力量不足,平衡能力就会变差,走路时更容易腿软跌倒。”
面对这些秋冬骨骼危机,
专家建议从三方面做好防护:
在饮食上,要注重补充多种营养。老年人每天应摄入1000毫克钙,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和菠菜、油菜等绿色蔬菜。维生素D每天建议补充800IU单位,可通过口服或注射获得。此外,适量吃一些纳豆、奶酪等富含维生素K2的食物,能帮助钙沉积到骨骼中。菠菜、杏仁中的镁,深海鱼和核桃中的Omega-3,以及姜黄(搭配黑胡椒更好吸收)也有助缓解关节炎症、增强肌力。
关节保暖也很关键。天冷时可以佩戴护膝,帮助分担膝盖压力,增强稳定性。平时也可以多做热敷,比如用热水袋、暖宝宝干敷,或用湿毛巾湿敷。如果选用药物外敷,要注意皮肤是否耐受,防止过敏。
运动方面,洪维建议每周坚持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室内踏步、快走,做到微微出汗即可。还可以做一些力量训练,比如立式俯卧撑、坐立练习,增强肌肉。平衡训练如“金鸡独立”、走直线等,能有效预防跌倒。肥胖的老人可以游泳减轻关节负担,过瘦的老年人则应重点增强肌肉力量。
洪维提醒,秋冬保护骨骼并不难,关键要从细节做起:“一顿营养餐、十分钟踏步、一个护膝,都是对骨骼最好的呵护。希望每一位老年人在寒凉季节里都能步履稳健,守住健康与活力。”
记者:郁婷苈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