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HIV感染者焦虑的基本情况
焦虑症是一组以持续的紧张不安、无充分现实依据地感到将要大难临头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障碍的总称。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焦虑症的患病率约为15.5%,是一般人群焦虑症患病率(3.6%)的4.31倍。其中,感染者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惧症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焦虑作为感染者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需要在日常关怀中引起重视。
二、 HIV感染者焦虑的影响因素
HIV感染者焦虑的成因多样,病毒本身、药物不良反应、疾病持续性以及社会压力等均有可能使感染者出现焦虑。例如,病毒可以利用毒性蛋白激发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症来诱导焦虑情绪出现;抗病毒药物依非韦伦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焦虑症状;艾滋病需要终身治疗且无法治愈的事实,以及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担心社会歧视产生的压力等都有可能诱发感染者焦虑发作。
三、 HIV感染者焦虑的一般症状
存在焦虑的HIV感染者容易出现头痛、失眠、大量出汗、呼吸急促和心跳加速等躯体症状,甚至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患上了心脏病。这类感染者往往变得紧张、易怒、烦躁不安、悲伤欲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并倾向于认为最糟糕的情况将会发生。此外,感染者的焦虑症状通常与抑郁症状同时出现,但也可能单独产生。
四、 HIV感染者焦虑的不良后果
在抗病毒治疗方面,焦虑程度较重的HIV感染者认知能力明显下降,常常会出现忘记服药、误解治疗方案、抗拒病情监测和拖延就医等行为,产生治疗依从性降低、拒绝启动治疗、治疗中断以及失访等问题,导致病毒载量反弹升高、生活质量下降、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因此,对于失访、未启动抗病毒治疗和病毒学未抑制的感染者以及青少年感染者,应尽早识别是否存在焦虑。
五、 HIV感染者焦虑的应对方法
针对HIV感染者焦虑的应对方法有很多,感染者可以根据焦虑的成因、类型和不良后果酌情选择。例如在成因方面,由病毒本身引起的焦虑,感染者应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尽快达到病毒学抑制。由抗病毒药物依非韦伦引起的焦虑,经临床医生判断药物相关性,可将600mg/天的服药剂量减到400mg/天,有条件的感染者还可选择更换为整合酶抑制剂。由疾病持续性以及社会压力引起的焦虑,可寻求专业人员的心理支持或经转介到专业心理支持机构获取帮助。在专业人员和机构缺乏的情况下,轻度焦虑的感染者也可通过接受过心理支持培训的医护人员、个案管理师、基层卫生工作者、社会组织乃至周围同伴获取帮助。
![]()
来源: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本公众号旨在卫生健康公益宣传,不作商业用途。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者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