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枫湾APP:研究人员在《柳叶刀·HIV》上发文指出,若缺乏“全球协同领导、坚定承诺与创新举措”,几乎没有国家能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3——把HIV新发感染率和相关死亡率较2010年减少90%。
研究评估了当前的全球HIV负担,并对204个国家和地区2050年的HIV感染率、发病率与死亡率进行预测。
研究人员采用2021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的分析框架,计算了1990年至2021年按年龄、性别划分的HIV死亡率、发病率及感染率估算数据。研究发现2010–2021年,全球新发HIV感染病例从211万降至165万,降幅达21.9%;相关死亡从119万降至71.8万,降幅达39.7%。
研究预测,全球HIV发病率与死亡率将继续下降,HIV感染者总数将于2039年达到4440万峰值后缓慢回落。
目标缺口预测
①全球进展可能无法达到2025年的中期目标:新发HIV感染<37万、HIV相关死亡<25万。
②预计2025–2050年间,全球HIV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仅会缓慢下降:
·发病人数:2025年143万、2030年降至130万、2050年92.6万;
·相关死亡人数:2025年61.5万、2030年51.3万、2050年32.7万。
专家解读
儿科传染病专家、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Brian Zanoni就此报告及影响全球HIV传播的因素发表了看法。
HIV高风险人群、区域及因素的新趋势
过去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HIV发病率大幅下降,但仍为全球最高,是次高地区的3倍多。同期,中欧、东欧及中亚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HIV感染的传统危险因素未变,降低HIV传染的关键在于识别并治疗尚未确诊及病毒未抑制的感染者,并向高风险人群提供暴露前预防(PrEP)。
降低全球HIV传播的最大障碍:①找出尚未确诊的HIV感染者,并将其纳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体系。
②对已诊断者进行治疗并维持病毒抑制。
③识别HIV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为其提供PrEP等综合预防服务。其中生物医学、社会与行为干预工具以及所需资金均已具备,最大障碍是缺乏政治意愿。
其他:PrEP、早期ART及减害服务对减少HIV感染极具效果,但全球利用率普遍不足(仅有两个国家达到了ART治疗的目标)。
改善HIV预防策略
①推行“默认检测”:除非就医者明确拒绝,否则均要接受HIV检测。
②通过详细询问毒品使用与性行为史,识别男男性行为者、跨性别女性、注射吸毒者、多性伴或性交易者。
③常规筛查性传播感染(STIs),并为确诊STIs者提供HIV检测;向有危险因素,但未确诊HIV和STI者,提供PrEP等HIV预防服务。
其他:
·扩大PrEP和ART药物的普及范围,让高收入和资源有限国家/地区的人都能获得。集中资源解决种族、民族与性少数群体间的健康差异,而非视而不见。
·与社区及重点人群联合,消除对高风险者和感染者的污名。
·扩大长效注射预防与治疗研究,将因提高依从性而减少传播。
·继续投入HIV疫苗与治愈研究,有望未来大幅降低传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