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与父母渐渐疏远的孩子,大多在童年藏着未被治愈的“绝望”,那些被忽视的瞬间,悄悄拉开了彼此的距离。
![]()
第一种是情感求助的落空。小时候难过哭泣、委屈无助时,鼓起勇气向父母倾诉,换来的却不是安慰,而是“这点事至于吗”“别矫情”的否定。次数多了,孩子便懂了,自己的情绪在父母眼里不值一提,慢慢关闭了倾诉的大门,心也渐渐疏远。
![]()
第二种是需求被长期无视。想要的关注、合理的想法,总被“你还小不懂”“家里不缺这个”轻易驳回。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无关紧要,连正当诉求都得不到回应,自然难以建立亲密的依恋,长大后也习惯了不向父母索取关爱。
![]()
第三种是被迫当情绪垃圾桶。父母把生活压力、夫妻矛盾都发泄在孩子身上,指责、抱怨、迁怒成了常态。孩子被迫承担不属于自己的情绪重量,既要小心翼翼讨好,又要消化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对父母只剩敬畏与疏离,而非亲近。
![]()
亲子间的隔阂从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无数次“不被看见”的绝望累积而成。那些童年的遗憾,成了长大后难以跨越的距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