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句话:
什么都不做,我就永远不会错。
这句话对青春期厌学,缺乏自驱力的小孩,再恰当不过。
提到没动力学习的孩子,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
孩子学不会,成绩太差,听不懂,所以慢慢才不想学了吧。
但实际上,厌学的孩子,丧失驱动力的小孩反而都是曾经的学霸,各个方面都比较优秀,是妥妥的别人家孩子,只是慢慢厌学了。
![]()
这类学霸孩子厌学,从来不是学习能力出问题了,而是情绪内耗了,面对丧失动力更多原因是:
害怕失败,所以干脆逃避不做了。
对于优秀的孩子来说,失败的滋味并不好过,内心也比较恐惧。
在孩子的意识中,自己就应该一直优秀,不应该失败。再加上之前都是老师和父母关注的焦点,当自己没信心还能出类拔萃时。
就不自觉会担心,胡思乱想,甚至往最糟糕的方向去发散思维。
觉得家长会失望吧,自己会让家长十分丢脸,以后亲戚朋友再问起自己,太难堪了;
老师和同学会看不起我吧,竟然还有这么菜的人,要成绩没成绩,要亮点没亮点;
人际关系会变得很差吧,毕竟没同学会接近一个浑身缺点的人。
![]()
在孩子意识中,一直觉得自己不普通,闪闪发光,而自己落魄时,似乎所有人都嫌弃自己,自己太差劲了。
想象中的“老虎”太强大了,让孩子心乱如麻,根本静不下心学习,被恐惧和假想敌包围。
那些平时看起来很开心和快乐的孩子,内心也有着很多的跌宕起伏,尤其到了考试前夕,会特别焦虑和烦躁。
慢慢就生出了回避和逃避之心,通过身体不舒服或想请假回家等。
只不过越请假,落下的课越多,越回避,面对的学习任务越重,困难越多,再回到学校时,挑战也会更多。
不是孩子不愿意努力,也不是因为懒和怕吃苦,而是太害怕失败,所以见势不对,马上撤退。
也会下定很多次决心,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开始打退堂鼓。
这时的孩子变得极其敏感,也特别渴望成功,但看到小困难也会没有信心克服。
![]()
原因是这些优秀的孩子,在小时候被父母包办与呵护照顾太好,依赖着超强的外驱力一步步向上。
在顺境中,也没有什么问题,一旦到了逆境之中,似乎丧失了所有的战斗力,面对一点困难和挫折,就吓得撒腿就跑,通过请假和厌学等方式来逃避困难。
孩子并不是不想赢,相比赢只是更不想输。
因为输代表着将孩子颜面扫地,相当于孩子要将自己的骄傲在地上摩擦。
家长会说,我都接受了孩子现状,对孩子已经没有要求了。
但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十几年的高要求,早已内化成孩子对自我的要求。
换句话说,家长对孩子成绩看重了十几年,怎么可能一时间对成绩无所谓了,孩子不信,家长自己也不信。
只不过是无奈时刻不得不接受的现状,但家长的内心对孩子失望的。
即便家长在努力改变和调整自己,即便家长真的想通丝毫不在意成绩,但孩子依然很在意。
因为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价值观就是:
你不成功,不优秀,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家长太功利化的教育思路,过早过人看重成败,会让孩子在逆境中产生自我否认与自我怀疑。
对厌学和缺乏驱动力的孩子家长,我一直主张:
不要着急去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先花时间去了解孩子厌学背后的心理状况,情绪,以及帮助孩子放下对自我的要求,尝试接纳普通的自己,与自己和解。
笑对失败,敢于面对失败,是孩子心理韧性提升的过程,也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
缺乏内驱力和厌学的孩子,都需要先与自己和解,先放过自己,放低要求,才能走出恐惧,沉下心做事,而不是将精力都用在自我内耗与恐惧中。
对于家长来说,足够了解你的孩子,才能精准找到孩子的卡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精准帮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