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落子生花
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了。
也就是说在亲戚关系里面,第一代是最亲的。
到了第二代就成了表亲的关系,到了第三第四代,感情也会变得越来越生疏。
甚至到最后,可能大家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亲戚。
可如今,断亲的速度大大的提高了。
即便父母在的时候,父母两边兄弟姐妹加微信的都没几个,几乎不联系。
等父母走后,基本就形同陌路了。
什么是亲戚朋友?
血缘关系的叫亲,婚姻关系的叫戚,利益相通的叫朋,心灵相通的叫友。
血缘仅仅是建立在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而已,血缘并不能保证亲情。
![]()
如今,亲戚不亲了,不是人心变了,而是世界变了。
过去所处的乡土社会,本质上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链接靠的是血缘、宗族、情面来维护。
当时大家都穷,抗风险的能力很低,很多时候为了活下去只能抱团取暖。
春耕秋收,婚丧嫁娶,哪怕是杀猪,都需要亲戚们和村民们来帮忙。
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兄弟帮你撑腰;外嫁的媳妇被欺负,娘家人出面。
再加上以前交通也不发达,都局限在一个小地方生活,走动频繁。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自然就很深厚,既有血缘关系,又是利益共同体。
但是到了现代,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
城市化进程彻底粉碎了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
亲戚全都进城谋生了,下一代隔山又隔水,一年到头可能只能见一面,地缘开始冲淡血缘。
没有共同的回忆,没有共同的圈子,表兄妹间的感情就越来越淡。
父母在还能尚且走动,但见面聊几句就陷入无话可聊的尴尬境地。
等作为纽带的父母走后,就彻底断联了,形同陌路。
其实,何止表兄妹不亲了。
有人说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不变仇人就是成功。
以前挺反感兄弟姐妹成家即分家,成家之后就变成亲戚这些话的。
后来意识到,有了家庭后,生活重心,人生阶段也都不一样了,边界感是成年人最好的尊重。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彻底沦为了亲人,而不再是家人。
兄弟姐妹之间无论去了谁家,都会认为自己只是在走亲戚,而不是回家。
其实这就是现实,不必过分的感慨,更没有必要假装亲密。
对于成年人来说,兄弟姐妹之间疏远如陌生人并不丢人,只要能避免反目成仇,那就可以算是成功了。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即使兄弟姐妹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同一类人。
如果只是因为有血缘关系而勉强凑在一起,彼此会感到不自在,这还只是小问题,反目成仇的更不在少数。
其实,嫉妒、攀比和猜忌在兄弟姐妹之间,往往比陌生人之间更为严重。
陌生人如果比自己过得好,最多也就是发发牢骚,因为与自己无关。
但是如果是兄弟姐妹比自己过得好,很多人首先会怀疑他们从父母那里获取的资源是否比自己多,是否抢走了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
苏明玉的哥哥能上好大学,而苏明玉就只能去免费的师范大学,家里为了能够让大哥出国留学,变卖了属于苏明玉的房间,导致她无家可归。
对于苏明玉来说,成长路上的威胁就是自己的至亲。
所以,这份血浓于水的感情,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各忙各的,过疏过密都不好。
最后:
为什么见不得你好的人,几乎都是身边人?
名人大佬比他富足,他不会难受,因为差距太大,够不着。
你换车换房,他大概率会倍感焦虑和嫉妒。
因为,他内心会不自觉的认为你和他是一类人。
一旦你的收入、地位、影响力超过他,等于在共同圈子里公开打他的脸。
你变优秀了,就等于逼他承认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没本事。
你的成功照出他的失败,这种痛苦会转化成对你的恨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