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儿女找你要这4样东西,家长一定要拒绝,给了很容易变“仇人”

0
分享至

前几天,公司的“育儿专家”李姐宣布:她一直以来信奉育儿理念,崩塌了!

每一条看着都很扎心:

“儿子小时候和同学闹矛盾,每次我都第一时间护在他前面,现在他长大了,心情不好就找我的茬,不是嫌菜做得难吃,就是怪我话多;

上初中后的每次大考,无论考得如何,我都是好吃好喝犒劳着,情绪价值也给得满满的,可他不但装病逃学,甚至为了买游戏装备而谎称学校交钱;

买球鞋、潮牌,我更是有求必应,仅有一次,他提出和同学出国旅游,我考虑不安全就没答应,他竟然好几天都对我爱搭不理……”

李姐忍不住唉声叹气,其他同事也感觉难受——父母把心都掏给孩子,本想着和孩子会很亲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嫌弃和轻视,真的太让人心寒了。

我想起作家毕淑敏说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场永恒的博弈,爱得不够是伤害,爱得太多是枷锁。”

父母与子女相处,贵在把握分寸。

当妈后我越来越发现,即便是儿女,也不能过度给他这4样东西。





无条件的物质满足:

填不满欲望的沟壑

还记得那个因为“生活费不够”辱骂父亲的留学生新闻吗?

女孩在西班牙读本科,父亲每月都会提前给她打1万元生活费,一次父亲发现女儿动了应急用的信用卡,担心女儿花钱大手大脚,就多问了两句。

没想到,却迎来了女儿一系列的“报复”,女儿不但在网上发“小作文”,甚至还公开父亲的姓名、电话等身份信息,还找人网暴父亲。

对这位父亲来说,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对孩子表达爱意的最直接方式,但有智慧的父母还会借机建立孩子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教孩子平衡物质与欲望之间关系。

1. 让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很多孩子对金钱没有实体的概念,不知道父母每个月辛苦工作能赚多少钱,也不知道100元钱到底能买多少东西。

父母可以通过拿现金带孩子到超市购物,让他直观地体验钱和物品之间的价值交换;

还可以通过和孩子讲述自己的工作内容,参观工作环境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付出劳动才能有相应的回报。

2. 赋予孩子“所有权和选择权”

对于大额现金,父母可以在银行给孩子开户,存定期存单;对于零花钱等小金额可以教孩子用“三罐理财法”管理:

消费罐(50%)用于日常买零食、玩具等,可即时掌控。

储蓄罐(40%)用于买贵重的大目标,如乐高、手办,需耐心积累。

分享罐(10%)用于给他人买礼物、回馈帮助,旨在培养孩子感恩和分享的习惯。

3. 对金钱“从价格到价值”的引导

为了防止孩子用金钱衡量一切,变得功利和物质化,我们可以做这些事:

讨论当“家里急需买一桶油”和“我要买新玩具”时该怎么办,让孩子明白家庭共同责任和个人欲望的区别;

回忆某次去商场没有买到心心念念的鞋,但全家人去公园喂鸽子、拍照也玩得很开心,让孩子感受到不花钱也可以获得很多快乐;

收拾东西时翻到一个珍藏的旧物,可以给孩子讲不舍的原因,让孩子明白即便是不贵的东西也可以承载很多意义,有它的价值。





无原则的万事包办:

养不出独立的人格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与生俱来的保护欲难以克制,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包办的陷阱,我也曾这样。

女儿小时候每次出门我都是薄厚衣服、推车水杯等一应俱全。

女儿每天做什么、去哪玩都尽在我的掌握,就连和哪个小朋友玩都是我筛选过的。

我觉得自己把女儿养得很好,没想到上学后女儿却隔三差五被老师“投诉”:

体育课老师要求大家一起做游戏,她说什么也不参加;

课间被同学无意碰到胳膊,或者老师说话重一些,她就像是天塌了一样哭到崩溃……

当时我觉得是女儿年龄小,慢慢就好了。直到有一次我出差,女儿“方寸大乱”,我才幡然醒悟:

晚上写作业,她在书桌前呆坐半小时都不动笔,原因是:“以前作业都是妈妈摆好在桌上的,妈妈不在,我不知道写什么”;

早上一起床,就吵着要给我打电话:“今天上学穿哪件衣服、哪双鞋子,快问问妈妈。”电话没打通,女儿当天就没上学。

作为父母,我们太想让孩子安稳、健康、顺利的长大,不忍心让孩子一遍遍试错,看不得孩子走一丁点弯路。

殊不知父母的一味代劳是在剥夺孩子珍贵的体验感。

久而久之,孩子会越来越依赖父母,做事畏首畏尾,长大后恐怕也很难“立起来”。

在看了很多相关育儿书籍后,我重新养育女儿:

1. 赋予孩子“选择权”

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给她有限的选择:上学穿这件蓝色的毛衣还是粉色的卫衣呀?

鼓励孩子表达意见:周末妈妈想去图书馆,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尊重还是说“不”的权力:当孩子拒绝时,不要简单的否定,要询问原因,在合理范围内尊重她的意见。

2. 成为孩子的“后盾”

当拼图拼不上时,引导她:看看哪块和它颜色接近、形状也差不多?

当孩子问:“为什么会有彩虹?”时,鼓励她:这个问题真棒,我们一起到书中找答案吧。

当孩子因为做错事而沮丧时,先共情她的失落,再引导她复盘:这次我们学到了什么?下次我们怎样做会更好?

3. 守护孩子的“内在动力”

孩子想做成一件事,大概率会先经历失败,父母要为她的自信心持续助力:

孩子画完画可以说:你的线条画得真流畅,用色也独特,我特别想知道你的创作思路。

关注孩子是如何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今天比昨天有了什么进步,而不是为什么比同桌少考了5分。

帮助孩子找到擅长的事,并有意识地为她创造更多做这件事的机会,成功时刻越多,孩子的内心就越有力量。





无底线的宽容放纵:

立不起是非的规矩

前一阵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海底捞小便事件,最近取得进展,220万的赔偿判决已生效。

事情的起因是在上海海底捞外滩店,两名17岁的少年酒足饭饱后,居然在包厢先后站上餐桌朝火锅里撒尿,并相互拍摄视频记录,发到朋友圈炫耀。

做出这种没有公德的事,真是恶心又荒唐。

心理学教授王芳也就此事进行分析:青少年在封闭环境里做出越界行为,本质上是对规则的漠视。

很多父母认为爱和立规矩是对立的,不愿意用规矩去约束孩子,殊不知,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的宽松而感受到更多的爱,正如美国一所学校给父母的备忘录所说:

别溺爱我。

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的无理要求只是在试探你。

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这样反倒让我有安全感。

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时候,我得依靠你来判断对错。

父母给孩子立规矩,年纪越小,效果越好,不妨试试这样做:

1. 用“家庭公约”代替单项命令

可以召开家庭会议,共同讨论在家里要遵守的规矩,这样孩子会认为自己是规则的共建者而非单纯的服从者。

比如约定玩具玩完立刻要收拾好、晚上9点要开始洗漱,并和孩子解释制定规矩的原因。

还可以将“家庭公约”贴到墙上,增加仪式感和提醒效果。

2. 执行过程“温柔而坚定”

立规矩不难,难的是执行中会面对的挑战。

我们可以提前提醒孩子:还有5分钟就9点了,我们要关电视准备刷牙喽。

如果时间到了孩子反悔哭闹,我们可以抱抱她说:“我知道不能继续看你很难过,但我们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温柔地接纳孩子的情绪,坚定地执行规则。

3. “自然后果”与“积极强化”联动

当孩子吃饭时故意扔勺子,“自然后果法”首先会告诉孩子:勺子是用来吃饭的,你扔了它说明你吃饱了。

然后收起碗筷,直到下一餐前都不给他零食。让孩子真切地体会到“扔勺子=饥饿”的自然后果。

而当孩子主动收拾玩具时,要立刻给与具体积极的肯定:你把所有的玩具都送回家了,地面好整洁,你做得真棒!

让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做法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下次他就会选择要怎么做。





无需思考的标准答案:

燃不出思想的火花

你的孩子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课文里说月光像银子,我怎么就看不出来?

这道数学题太难了,我根本想象不出立体图形的样子!

老师问,砖头还能用来做什么,我觉得砖头就是砌墙的,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当孩子说出这些话时,父母或许会简单归因为 “没用心”,但实际上这是想象力不足的体现。

这种状况是怎么造成的呢?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为310名中小学生做“家庭环境对儿童实用创造力影响”的测试时发现,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和“控制性”对孩子创造力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

这两个负面因素还有一个名称就是“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看似正确,却是摧毁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头号杀手”。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天生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眼中没有太多的规则束缚。

可当父母不断地给出标准答案,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迎合,而非主动思考,孩子探索未知的热情便会越来越少。

他们再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才能符合标准答案”,而不是“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未来孩子面对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可以通过AI快速获取,但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是AI无法替代的。

孩童时期是孩子这两项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父母如果再要求孩子凡事都遵循“标准答案”,就等同于扼杀孩子未来赖以生存的关键能力。

我们通可以过改变和孩子互动方式,激发出孩子的灵性:

1. 以“问”代“答”

在孩子提问时,父母最大的价值不是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捋清思路:

我们可以通过问:“你是怎么想的?”将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经常这样回应孩子的提问,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会越来越旺盛。

2. 营造“安全失败”的环境

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会在害怕失败的压力下枯萎,我们必须让孩子相信,比“做对”更重要的是“尝试”本身。

当孩子失败很沮丧时,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至少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行不通的方法,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还可以分享自己的“糗事”,让孩子明白“不完美”是人之常情。

3. 创造“开放式”问题

日常对话多聊开放式问题,如:我想重新布置一下书房,你有什么想法?我们能用这些纸箱为咪咪做个攀高架吗?

然后让孩子作为主导去解决问题,他会头脑风暴到很多设计灵感和可能性,这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非常好的锻炼。

一旦成功,孩子将会有更大的信心去完成更有难度的挑战。





育儿之路,任重而道远,父母手中的蓝图描绘得不只是一个孩子的童年,更是一个独立生命全部的未来。

当我们拒绝无度的物质给与,是教会孩子何为界限;

当我们拒绝万事包办,是教会孩子何为担当;

当我们拒绝无限的宽容,是教会孩子何为规则;

当我们拒绝提供答案,是教会孩子何为思考。

这所有的“拒绝”,看似是收回,实则是更慷慨的给予。

我们收回的是溺爱的温床,给予的却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精神力量。

这,便是父母之爱,最深沉的远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死的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死的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叨叨话影
2025-11-16 12:45:45
大连蛇岛上的蛇越来越凶猛,而且还在进化,为啥不把这个岛消灭?

大连蛇岛上的蛇越来越凶猛,而且还在进化,为啥不把这个岛消灭?

诗意世界
2025-11-15 20:26:32
降息,突变!美联储,大消息!

降息,突变!美联储,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1-16 15:37:10
“一个人挺好”被撕碎!深圳一独居女博士在家晕倒6小时,引热议

“一个人挺好”被撕碎!深圳一独居女博士在家晕倒6小时,引热议

火山诗话
2025-11-15 14:46:29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6 16:38:13
日本机票大涨,三大航司免费退改签!这是航空公司与国人间的默契

日本机票大涨,三大航司免费退改签!这是航空公司与国人间的默契

垛垛糖
2025-11-15 22:16:27
连续两场表现平平,火箭双向合同锋线新星终于打出了全能的表现?

连续两场表现平平,火箭双向合同锋线新星终于打出了全能的表现?

稻谷与小麦
2025-11-16 23:35:14
山西摔狗反杀案,为何检方认为防卫过当?被告律师一语道破真相

山西摔狗反杀案,为何检方认为防卫过当?被告律师一语道破真相

慢半拍sir
2025-11-15 21:23:31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墨印斋
2025-11-11 16:31:34
无奈7连败,阵容凑不齐,从亚军到联盟垫底!NBA退步最快豪门诞生

无奈7连败,阵容凑不齐,从亚军到联盟垫底!NBA退步最快豪门诞生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17 00:05:24
不撞南墙不回头,退出春晚、解散公司,43岁贾玲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不撞南墙不回头,退出春晚、解散公司,43岁贾玲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豆哥记录
2025-11-16 17:47:09
全运会女子50米蝶泳:张雨霏25秒61夺冠,斩获个人单项第2金

全运会女子50米蝶泳:张雨霏25秒61夺冠,斩获个人单项第2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6 19:09:41
越扒越气!狗咬人事件赵某晖身份曝光,监控显示她家3人持续打砸

越扒越气!狗咬人事件赵某晖身份曝光,监控显示她家3人持续打砸

火山诗话
2025-11-16 12:36:58
周末,重磅大事件!出手“降温”了!

周末,重磅大事件!出手“降温”了!

钱眼
2025-11-16 19:16:08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桑启红原
2025-11-15 16:03:29
联合国官员否认哈马斯在10.7的性暴力,引发以色列强烈反击

联合国官员否认哈马斯在10.7的性暴力,引发以色列强烈反击

桂系007
2025-11-16 23:17:12
“天上人间”的瓜!

“天上人间”的瓜!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07:57:34
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最危险的不止战争

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最危险的不止战争

扶苏聊历史
2025-11-15 14:24:02
韩国突然断供!70%天价涨幅撕开半导体命门,中国6家企业已杀疯

韩国突然断供!70%天价涨幅撕开半导体命门,中国6家企业已杀疯

李博世财经
2025-11-16 14:08:51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2025-11-17 00:39:00
男孩派 incentive-icons
男孩派
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
1506文章数 223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官宣!南京又多一所附属中学!

头条要闻

央视:若高市早苗死不悔改 日本将万劫不复

头条要闻

央视:若高市早苗死不悔改 日本将万劫不复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纪元117:罗马和平》多人游戏问题大 育碧承诺修复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艺术要闻

这些获奖摄影作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