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南有个十四岁男孩长得比同龄人矮,他爸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矮小症,建议打生长激素针,他们听了医生的话,每天给孩子打一针,坚持了半年,一共打了两千九百四十针,孩子胳膊上全是针眼,结果今年夏天,孩子开始总想喝水、小便也多,再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一型糖尿病,以后得一直靠打胰岛素过日子。
![]()
后来司法鉴定结果出来了,说之前那个矮小症的诊断是错的,医院确实存在问题,和孩子得糖尿病有关联,但不是唯一原因,只能算次要责任,医院自己也承认了错误,现在案子正在法院处理过程中,卫健委那边表示,等判决出来以后要追究主治医生的责任,这个情况比较少见,是国内第一例官方确认打生长激素导致I型糖尿病的案例。
![]()
生长激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正规做法需要先做激发试验、检查骨龄、测量IGF-1这些指标,才能确定是否真的缺乏激素,这个孩子完全没有经过这些检查,医生就直接开了药,指南里早就提到,滥用激素可能引发血糖升高,甚至导致糖尿病,基层医院的很多医生不了解这些知识,加上设备也不齐全,容易出现错误。
家长也有责任,现在父母一看到孩子个子矮,就急着找医生看,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有些孩子只是长得晚,不是生病,但普通家长弄不清这些情况,大医院专家不好挂上号,基层医生又不敢说再等一等,宁可治错也不能漏掉一个,结果反而耽误了孩子。
![]()
国家去年发布通知,建议不要轻易给孩子使用激素药物,但市场上仍有商家以增高为卖点进行宣传,私立医院甚至推出套餐服务来推销这些产品,AI辅助诊断技术还没有普及到小县城,医生开药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国外对孩子身高评估有标准流程,我们这边很多时候靠感觉判断,误诊的情况就比较多。
这孩子本来只想长高,却在半年内变成终身依赖胰岛素,以后上学、找工作、谈恋爱都得格外操心,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影响眼睛和肾脏,这种负担对一个家庭来说实在太重,医疗系统真该好好反思,不能让家长和孩子一直为这些漏洞承担后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