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全国草书展览中,来自湖北的书法家李由凭借一幅草书中堂作品,斩获了该展览的最高荣誉 —— 优秀奖。当下,书法创作者们的喜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们对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书体展现出了更为浓厚的兴趣。这一趋势在国家级书法展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行书、草书这类富有动感与活力的书体,相比楷书、篆书等呈现出静态美感的书体,在展览中的受关注度与获奖比例都要高得多 。
![]()
![]()
在一场书法盛会上,我与李由先生偶然相逢。他留着中长的头发,下巴处蓄着小胡子,整个人话语并不多,周身散发着沉稳踏实的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然而,当我目睹他的书法作品时,内心满是惊叹,那风格竟与他的外在形象大相径庭。他主攻草书,其作品中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展现出极为强烈的艺术张力 。
李由先生荣获全国第三届草书展奖项的那件作品,堪称他草书创作风格的经典呈现。在这幅作品里,他运笔果敢肆意,笔速迅疾,尽显豪迈之气;字的形态更是跌宕起伏、奔放洒脱,笔画的开合收放恰到好处。通过这件草书作品,李由先生将书写过程中的速度与激情完美地融合并展现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
![]()
草书应具草意。当代不少书法家创作草书,实则是用草字符号拼凑内容,缺乏草情、草意。李由写草书速度快,却能严守法度,这点很难得,这或许是他获奖的关键因素。
李由虽获草书展最高奖,不代表其草书毫无缺点。他的草书在性情展现方面优于许多书法家,然而文气不足也很显著。草书的动感可产生感染力,但真正打动人心靠的是内蕴,是靠内在而非外表吸引人。
![]()
李由的草书从表象看动感强烈,直观给人躁动不安之感。其草书起笔常生硬采用顿笔,转折多用 “折笔”,用墨时过度突出浓淡对比,致使作品呈现出 “面目狰狞” 的样子。
从用笔方面分析,李由书写过于随意,也可认为他在刻意展现随意。这使得其书法线条显得单薄、柔弱。他书写随意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侧锋运用次数过多;其二,提按顿挫手法使用过于频繁。
![]()
在草书中,侧锋运用能增添色彩,但运用过多会降低线条质量。若为追求些许出彩而牺牲线条质量,是不划算的。提按动作过于频繁,会对书写的行气产生影响,导致作品气息不通畅。
从用墨方面来看,李由明白草书墨色变化的重要性。然而,他过度强调墨色变化,结果却适得其反。在李由的作品中,从浓墨到淡墨再到枯墨的节奏清晰可见,可浓墨太浓,枯墨太枯,使作品显得杂乱,缺乏沉稳感。
![]()
谈谈李由草书的取法。李由草书源自哪里?其中似乎有二王草书的正统风格,也有宋代草书的特点,不过更多呈现出当代流行写法。流行写法并非不好,可要是与他人太过相似,就难以彰显自身价值。应追求古意,减少受当代人的影响。
写草书需要激情,同时要能掌控草书线条。若抛开规则,随意让笔墨肆意挥洒,这不能称作草书,只能说是 “潦草的书写” 。
![]()
李由的草书,应当增添些静气。书法史上诸多大家已展现出草书能写得具静气的范例。怀素草书在激情澎湃时也有干净挺拔之态,张芝于洒脱率意中呈现精光内敛之感,即便像张旭那般癫狂之人,所写《古诗四帖》也字字遵循书法法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