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时节,梧桐叶落,上海却因艺术而升温。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于11月13日至17日举行,在这片艺术浸润城市肌理的热潮中,嘉定也亮出两张“艺术名片”:“中国表现2025——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上海汽车文化主题艺术展”正在展出。市民不出嘉定,就能感受“有腔调”的艺术现场。
![]()
构建传统与当代的深度对话
11月14日上午,记者走进泰美术馆正在展出的“中国表现2025——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扑面而来的是跨越媒介的思想碰撞。绘画、装置、雕塑在同一空间交织,构建出一幅“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图景”的立体画卷。这里不仅是视觉的陈列,更是观念的对话场——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全球、个体表达与集体记忆在此激荡。
![]()
《隐士# 76》
“90”后艺术家江立宁的作品《隐士# 76》,借助日常经验中对空间的注视与捕捉,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被忽视的边缘和情感进行不断地剥离、隐藏和重现,转化出一种克制且隐秘的图像结果,试图将不确定的微妙状态与情感视觉化。“这位青年艺术家的绘画风格非常极简,好似给了我们一个游离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冥想空间。”观众淼淼说。
![]()
《生活的解释》
艺术家楷茳作品《生活的解释》则呈现出朴拙、粗粝、真实的视觉感受,同时营造出一个神秘、荒诞且似是而非的理想世界。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法与风格的演进,更是一种‘表达伦理’的转向。艺术不再停留于对外部世界的摹写,而是转向对内在体验的深描,对身份认同的质询,以及对‘意境’‘气韵’等传统美学概念的当代转译。”策展人尹希文表示,这种转向,既呼应了全球艺术中“重返绘画”的趋势,也体现出中国青年一代在“后传统时代”中对文化出路的自觉探寻。
![]()
据悉,此次展览意在为这批青年艺术家搭建一个开放而富有学术厚度的展示契机,使其作品不仅成为审美凝视的对象,更成为引发思想对话的媒介。“我们期待观众能在这些充满张力与温度的作品中,读到一代人的精神地图,感知一个时代的美学脉动。”尹希文说。
感受机械效率
与人文精神的时代变奏
在泰当代·湖畔艺术画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上海汽车文化主题艺术展展厅,工业的冷峻与艺术的温度在此交织。在这里,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贯穿整个展览的叙事主线,串联起架上绘画、影像、实验艺术与装置作品,展现其作为科技载体与时代符号的双重身份。
![]()
《银色风景系列》
艺术家方阳的《银色风景系列》以金属锻造、焊接、锈蚀绘画及工业零件组合而成,将城市日常景观通过手工与机械的融合,映射出工业时代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图景。现场观众王成在这组作品前驻足良久:“这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简洁而富有张力的形式语言,将土地、植物、建筑等元素转化为承载个体记忆与社会经验的精神符号,表达对人与自然、个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思考,非常打动我。”
不远处,陈旭的作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利用金刚纱网模拟纱窗的形变,将语义文字藏于似透非透的屏障之间,随着观众移动时隐时现,暗喻当代社会那些心照不宣的浅层话语,就好似其在纱窗上的状态——因某种微作用力而存在于屏障之中,同时随着观者的移步而反复消失与显现。
![]()
策展人黄顺表示,展览的终章,最终超越了赞美或批判的二元对立,指向一种更为宏大的历史观。“从嘉定古桥的石材,到上海牌轿车的钢铁,再到李泽明作品中由算法生成的的影像《生命的码语》,驱动社会前行的科技工业,如同一个巨大的生命体,经历着萌芽、生长、鼎盛、废弃与重生的循环,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具普世性的思考。”黄顺说。
“中国表现2025——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地址:泰美术馆(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058号艺河湾艺术区)
展出时间:11月11日-12月3日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上海汽车文化主题艺术展
地址:泰当代·湖畔艺术画廊(上海嘉定区远香湖公园)
展出时间:10月23日-11月23日
撰稿:席凌燕
编辑:杨玉洁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