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 画
方向乐&陈三石
水墨作品双个展
展览时间
2025年11月11日—12月3日
展览地点
苏州名城艺术馆
(苏州工业园区南施街现代传媒广场南侧)
参展艺术家
陈三石
![]()
陈三石
![]()
安徽宣城广德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二级美术师。现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江苏省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
2025年入选“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2024年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9年获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晋京作品),2019年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2023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2023年获评“第八届全国画院展”晋京作品,2023年入选“第五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第三届、第四届“江苏文艺大奖·江苏美术奖”。
作品入藏国家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金陵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等机构。
![]()
《石满溪》68×106cm 纸本水墨
水墨媒介拓展与意涵沉潜
——关于三石水墨绘画的当代转型
▢杨大伟
和诸多水墨画家一样,三石早期经历了对传统水墨的系统学习,其间既为他掌握笔墨,理解虚实、骨法、气韵等艺术理念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水墨边界的不断寻觅提供了理由。曾经,他画家乡那些平凡的山石、田垄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个体情感的投射;而后,随着工作地的变动他到了长江边,空气中水的气息被他转化为可视的墨色与笔触;前些年因成绩斐然被引进到苏州国画院,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纯粹、更深入的学术与创作环境。宣城的“山”与张家港的“江边”再至苏州的“园林”,表明其绘画艺术已然达到了地缘、学养与生命体验的三位一体。
![]()
《待风来》375×180cm 纸本水墨
陈三石的画面常以灰墨、焦墨为主,营造出沉郁而雄浑的视觉感受。这种灰黑不是冷寂,而是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记忆,特别是他对工业对象的描绘不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而是强化其几何结构与秩序感,超越了物的本身,成为时代记忆与消逝的符号。他不断尝试运用皴擦、滴洒、冲染等综合性表现手段,形成了时间的剥蚀感。再者,他画面的构图方式既尊重对象的真实又暗含抽象化、符号化的意图,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然后,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也不断沉潜,在看似怀旧的表象背后更是对现代性的内在反思,将工业废墟升华至美学高度,等等。这些足以感受到他创作过程中干涸与湿润交织、泥土与机油混合的复杂质感,延续并深化了艺术母题,也是三石对故乡山石的深情在城市化语境下的必然延伸。他的绘画将景不断努力转化为境,且不断寻求媒介的拓展与变革,目的不是源于艺术市场风向,而是来自内心对现实的真切感受。作品让更多人知道水墨不仅可以表现山水、人物、花鸟,同样可以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亮明态度。
![]()
《风景的即兴》70×70cm 纸本水墨
三石的画面中没有奇观式的风景,只有被情感浸染的日常,且在喧嚣与杂乱中找到了属于这个时代深沉而严肃的诗意。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
![]()
《何处觅芳踪》180×96cm 纸本水墨
![]()
《铁幕下的抒情诗》180×180cm 纸本水墨
行路的凝望
▢陈三石
“行路”,是身体的位移,更是心灵的跋涉。
“凝望”,是向外的观察,更是向内的深掘。
![]()
《工业的乡愁》110×78cm 纸本水墨
一直以来,我的创作始终拒绝水墨的惯性表达,身处江南文脉腹地,目光却凝注于被折叠的现代截面,工地锈蚀的钢铁骨骼、乡野坍圮的煤灰土堆——这些被时间包浆的“物证”,承载着工业文明的熵增与土地记忆的沉疴。我始终认为,时间是最优秀的艺术家,它以磨损与包容赋予万物平等与深刻。我也试图以水墨去解构物象之粗粝外衣,重构内在的诗性脊梁,探索材质语言在当代语境下的裂变与新生。
![]()
《流逝的片段》96×180cm 纸本水墨
新近创作的一组“多巴胺”高跟鞋莫名地闯入我的水墨视野,这非猎奇,而是凝望维度的自觉拓殖。高跟鞋作为消费时代的图腾,其精致结构下的痛与力,与旧机械的钝感、土堆的荒寂形成锋利互文,它们共同刺穿时代的幻象,裸露历史沉积与欲望灼痕的共生体。期待以水墨的渗透力去弥合这些物象的裂缝,在宣纸上浇筑当代生存的复合样本。
![]()
《缺席的演员》40×60cm 纸本水墨
![]()
《幕间,虹》38×26cm 纸本水墨
我的绘画表达力图保持凝望的学术纯度,不谄媚视觉快感,不复制经验路径,坚持让笔锋成为解剖生活的柳叶刀,让墨韵记录起伏的心电图。每次面对案前的空白宣纸,亦是即将启程在行路坐标上的精神测绘。
![]()
《明日,或又将启程》70×105cm 纸本水墨
本次展览,是我个人阶段性的心迹拓片,它不仅是物象的转译,更是一个创作者以水墨为刃,剖开时间茧房,抵近存在真相的实验报告。此刻诚邀您驻足这片“凝望场域”,在斑驳与绚烂的交响中,照见各自行路的倒影。
![]()
《迷失的歌声》45×68cm 纸本水墨
![]()
《在他乡》160×180cm 纸本水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