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手机疯狂震动,几分钟内涌入上百条陌生验证码 —— 这并非手机故障,而是名为 “短信轰炸” 的新型网络暴力。近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此类案件,嫌疑人申某因提供短信轰炸程序牟利,最终受到法律严惩,为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敲响警钟。
![]()
深夜遭遇 “短信轰炸”,受害者果断报警
小陈是这起案件的受害者之一。不久前的一个夜晚,她的手机突然毫无征兆地收到大量某网络平台的验证码短信,而她并未进行过任何相关操作。短时间内密集的信息轰炸让手机几乎无法正常使用,小陈意识到自身遭遇了恶意攻击,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向警方提供了相关电子数据证据,为案件侦破奠定了基础。
![]()
境外搭建作案平台,短信轰炸40万次牟利20万
警方根据小陈提供的线索,迅速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申某。经查,申某在一次浏览境外网站时,发现了 “租赁短信轰炸程序” 这一 “生财之道”。为逃避国内法律打击,他特意在境外搭建客户群,将租赁而来的短信轰炸程序放置在群内,供境内客户付费使用。
该短信轰炸程序在境外平台运行近一年时间,累计发起短信轰炸高达 40 万次,严重干扰了众多受害者的正常生活与通讯秩序。申某则通过收取程序租赁费,非法获利 20 余万元,其行为已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
法网恢恢终难逃,嫌疑人获刑并处罚金
顺义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申某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依法对其提起公诉。
最终,法院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申某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
有料小编在此提示,大家日常一定要警惕 “短信轰炸” 这类隐形伤害!如果手机突然收到大量陌生验证码,先别慌 —— 第一步关闭短信通知避免被打扰,同时截图保存所有轰炸短信、记录接收时间,这些都是关键证据;可以暂时开启手机骚扰拦截功能,屏蔽陌生号码的批量信息。
另外,平时要多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非正规平台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避免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盯上;遇到矛盾纠纷别想着用 “短信轰炸” 报复,既害人又害己,最终会受到法律制裁。让我们一起提高防范意识,守住个人信息安全,共同守护干净安全的网络环境呀!
来源:法治进行时 文:有料顺义 豆豆 注:转载注明文、图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