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一场取水途中的突发意外,牵连起一只流浪犬、一把厨房刀具和两个家庭的命运纠葛。13岁少年的一次寻常外出,竟成为引爆血案的导火索。
3
五个月后,法庭之上仍未落槌定论。检方部分认可了防卫情节,但那决定生死的一击是否属于正当范畴,依然悬而未决。更令人费解的是:凶器上仅存死者本人的DNA痕迹,其余三位伤者身上的创伤,又该由何物造成?
![]()
4
从“狗咬人”到“闯宅战”
5
2025年正月初二(1月30日),山西长治一桩邻里纠纷因处置失当演变为命案。据长治市人民检察院提交的起诉材料显示,申红良之子申宇浩在前往公共水源取水过程中,突遭邻居郭勇刚拴于路边的犬只袭击并被咬伤,情急之下,申宇浩将该犬击打致死。
6
申宇浩返家后立即向家人说明遭遇狗咬的情况。母亲申某芝知情后迅速联系狗主人郭勇刚的姐姐郭某荣,希望就孩子受伤一事进行协商处理。然而双方意见分歧严重,沟通破裂,未能达成任何共识。
![]()
7
面对协商失败与孩子的伤情,申某芝随即拨打了110报警求助。警方接报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通知郭勇刚妻子赵某晖,明确要求其前往派出所配合调查相关事件。但赵某晖始终拒绝响应,未按指令到场履行配合义务。
8
当日19时许,情绪激动的赵某晖邀约妹夫韩某、外甥刘某伟一同前往申红良住所讨要说法。三人抵达后并未尝试理性对话,反而在门外猛烈砸门、高声叫嚷,其间破坏房屋玻璃,韩某更是直接踹开大门,强行进入住宅,冲突瞬间升级。
![]()
9
事发时,申红良与其妻申某芝、女儿申某倩正在厨房准备晚餐,听见剧烈响动后出门查看,双方见面即发生激烈言语对峙,气氛迅速恶化。
10
邻居贾某民听到吵闹声后主动前来劝架,试图缓和局势;与此同时,郭勇刚的女儿郭某璇、郭某婕也赶到现场,非但没有制止争端,反而加入争吵行列,进一步激化矛盾。
11
不久后,郭勇刚本人亦抵达申家,赵某晖紧随其后。此时积怨全面爆发,郭勇刚、赵某晖、韩某三人与申红良一家在院内客厅东侧窗台附近由口角发展为肢体对抗,场面陷入极度混乱。
![]()
12
在围攻情境下,申红良出于自卫本能抓起窗台上的刀具挥舞抵抗,致使郭勇刚、韩某、赵某晖、郭某璇四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郭勇刚伤势最为严重,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13
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确认:郭勇刚系遭受单刃锐器多次刺击,左侧股动脉断裂引发大出血,最终因失血性休克死亡。鉴定结论清晰揭示了致命伤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医学因果关系。
14
刀上DNA藏玄机
15
2025年11月13日,山西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狗咬人引发命案”一案正式一审开庭审理。
![]()
16
庭审初始,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指控申红良因琐事与被害人郭勇刚产生争执,持刀行凶致一人死亡、三人受伤,行为手段恶劣,触犯《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应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17
赵某晖代理律师补充陈述,提交所谓郭勇刚“好人证明”,力图塑造其温和无害形象,强调被告行为具有明显主观恶意,属蓄意暴力犯罪。
18
针对上述指控,辩护人李圣提出关键抗辩点:检察机关已在审查阶段明确认定,韩某所受损伤系申红良在实施正当防卫过程中所致。
![]()
19
李圣随即操作遥控设备,法庭大屏展示案发现场照片——申家木门严重损毁,门框断裂变形;两米多高的窗户玻璃完全碎裂,地面遍布碎片;室内茶几倾倒,暖水瓶残骸与血迹混杂散落。
20
他质问:原告方声称郭家人员仅“轻敲了几下玻璃”,可如此程度的破坏绝非轻微动作所能形成。
21
结合申倩的书面证词及多位邻居的实地目击证言,关键细节得以还原:郭勇刚手持木棍,韩某携带羊角锤,赵某晖则握有剪刀。这三件物品均具备攻击属性,远超日常使用范畴,在法律上应界定为实质性凶器。
![]()
22
李圣强调,郭家成员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且持械施暴,已构成对公民基本居住权与人身安全的重大威胁,完全符合刑法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法定情形。
23
赵某晖代理人辩称,现场破损可能是争执中无意造成,却无法提供任何佐证材料。李圣不再纠缠此点,转而出示第一项核心证据——省公安厅出具的DNA检测报告。他将复印件分发至法官席与公诉席,明确指出:申红良使用的剔骨刀上,仅检出死者郭勇刚的生物样本。
24
现场另有三名伤者:赵某晖、韩某、刘某伟。若其伤情确由此刀造成,则刀体理应留存相应DNA痕迹。但检验结果显示,除郭勇刚外,未发现其他任何人遗留的生物信息。
![]()
25
这意味着,这把剔骨刀与三名伤者的创伤之间缺乏直接关联。新的疑问随之浮现:这些伤口究竟如何形成?是混乱中被同伴误伤,还是现场存在另一件未被查获的作案工具?
26
第二个疑点聚焦于一把失踪的剪刀。李圣调取韩某在接受讯问时的笔录影像,其中清楚记载其自述“腹部被剪刀戳中”。
![]()
27
然而警方通报称,现场搜查仅发现申红良持有的剔骨刀,导致韩某重伤的剪刀却杳无踪迹。李圣当庭质问赵某晖:案发时你手中的剪刀现在何处?
28
赵某晖回应称当时场面混乱,可能遗留在现场。李圣当即反驳:公安机关已对现场完成三次全面勘查,连砖缝都逐一排查,仍未能寻获该剪刀,最合理的解释是有人刻意隐匿。
29
第三个疑点源于尸检报告。李圣指着报告中的伤情描述指出:郭勇刚全身共九处创口,其中六处符合剔骨刀造成的锐器伤特征,但另外三处宽达1.5厘米,边缘呈锯齿状,明显与剔骨刀0.8厘米的刃宽不符。
![]()
30
他同步展示刀具实物照片与伤口比对图示,明确表示此类创口形态更接近剪刀类双刃工具所致。结合韩某关于“被剪刀刺伤”的陈述以及赵某晖携带剪刀的事实,李圣提出合理推断:现场存在第二件凶器,郭勇刚的部分致命伤极有可能是在混战中被己方人员误伤所致。
31
三大质疑逐一抛出后,公诉方回应称:即便承认郭家存在非法入侵行为,申红良持刀致人死亡的结果仍明显超出必要防卫限度,应当认定为防卫过当。
![]()
32
直至下午三点,审判长敲响法槌,宣布鉴于案件情节复杂,需启动补充侦查程序,决定休庭,择期再审。重点调查方向包括:涉事犬只链绳实际长度、闯入住宅的具体人数、是否统一持械、以及那把神秘消失的剪刀真实去向。
33
两败俱伤的残局
34
目前该案正处于补充侦查阶段,申红良仍羁押于看守所。年近六旬的他曾与家人在当地经营小本生意,生活平稳安顺,如今一切归零。
35
郭家境况更为凄惨:郭勇刚身亡,赵某晖、韩某、刘某伟因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整个家庭支离破碎。
![]()
36
原本只是一起可通过调解化解的普通民事纠纷,却因双方情绪失控、互不退让,逐步演变为不可挽回的悲剧。
37
从一条土狗伤人,到两家支离破碎,每一步升级都是冲动与偏执的代价。申家的委屈、郭家的愤怒,最终都没能换来所谓的“公正”,只剩下两个破碎的家庭和一段尚未终结的司法程序。
38
法律的底线始终坚固,必将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审视每一个细节,作出公正裁决。但那些已在冲突中逝去的生命,那些被撕裂的亲情纽带,那些曾经拥有的平静岁月,再也无法复原。留下的,唯有深不见底的伤痛与无尽遗憾。
![]()
39
结语
40
此案应成为所有人的一面警钟:面对矛盾切勿冲动行事。“以暴制暴”只会让错误叠加,使小事酿成大祸。报警求助、寻求社区调解、依法提起诉讼,才是解决争端的正确路径。
41
住宅是公民安全的最后屏障,法律是社会正义的根本依托。愿这场血的教训唤醒更多人的理性意识:赢了一场争吵,却输掉整个人生,从来都不是胜利;唯有守住冷静与克制,才是对自身与家人最有力的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