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0年UFO事件——美国河流中打捞出金属物体,或许是UFO太空舱?

0
分享至

2020年9月,美国德拉瓦河的一次常规作业演变成了一场全球瞩目的未解之谜。当工人们在浑浊的河水中打捞出一个直径约3米、表面布满蜂窝状结构的银色金属物体时,现场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这个形似科幻电影中飞碟的庞然大物,其边缘均匀分布的六边形凹槽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不寻常的来历。

打捞团队负责人马克·汤普森在事后采访中描述:"它就像被刻意设计成流线型的龟壳,但材质却是某种轻质合金。"更令人费解的是,物体表面没有任何焊接或铆接痕迹,整体呈现出近乎完美的对称性。当地大学材料实验室的初步检测显示,该金属含有钛、铝和一种无法识别的复合材料,其密度比航空级铝合金低15%,但抗压强度却高出常规航天材料20%。这些反常的数据立即在科研圈引发震动,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艾琳·卡特公开质疑:"自然界不会形成这种精密的几何结构,而人类现有技术也鲜少使用如此特殊的材料配比。"


随着高清照片在社交平台疯传,著名UFO研究组织"MUFON"的资深调查员韦林·霍克斯发布长达27页的分析报告。他通过三维建模对比指出,该物体的气动外形与2004年美军"尼米兹号"航母遭遇的"Tic-Tac"型UFO存在惊人相似性。报告中特别强调:"底部12个等距分布的圆形凹痕极可能是反重力装置的安装位,这种设计在NASA的公开技术档案中从未出现过。"韦林的结论迅速获得数百万点击,但质疑声随之而来——英国航天工程师德里克·琼斯在《新科学家》专栏反驳称,这些特征同样符合深潜器压力舱的构造原理。

事件发酵两周后,五角大楼出人意料地派出一支未佩戴部队标识的回收小组接管了该物体。国防部发言人仅表示"正在评估其是否涉及军事项目",而NASA则发布模棱两可的声明,承认该物体"不符合已知航天器残骸数据库记录"。这种反常的沉默引发连锁反应: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工程师博伊德·布什曼生前曝光的"外星技术逆向工程"视频被重新翻出,视频中提到的"碟形飞行器冷却系统"与德拉瓦河物体的蜂窝结构高度吻合。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事件三个月后突然申请了一项名为"非牛顿流体金属装甲"的专利,其示意图中的分层结构与打捞物切片样本呈现出诡异的相似。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主任理查德·拉米雷斯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了独立分析。他们发现金属表面覆盖的氧化物层形成时间不超过5年,且内部晶体结构显示其经历过瞬间超高温处理。"这很像是再入大气层时的烧蚀特征,"拉米雷斯在《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但它的轨道动力学参数与我们掌握的太空垃圾数据完全无法匹配。"与此同时,地质学家玛丽安·克劳馥提出颠覆性观点——通过比对河床沉积物,她认为该物体可能是在水位上涨期被冲入河中,而非直接坠落。"我们在上游30公里处发现了类似的金属微粒,暗示它或许来自某个未被公开的陆地实验场。"

心理学家大卫·罗森伯格的研究揭示了更深刻的社会现象:在金属物体打捞后的三个月内,全美UFO目击报告激增400%,其中87%的目击者描述都与德拉瓦河物体雷同。"这典型体现了'确认偏误'的群体效应,"罗森伯格解释道,"当媒体反复展示某个特定形象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将模糊刺激朝该形象靠拢。"历史学家则翻出1947年罗斯威尔事件档案,指出当年军方最初也将气象气球误认为飞碟,两个事件在舆论发酵模式上展现出惊人的历史轮回。


截至2025年,该金属物体仍保存在某空军基地的保密仓库中。尽管官方结论将其定性为"实验性水上无人机残骸",但参与分析的匿名工程师透露,物体内部中空区域检测到微量铯-137同位素,这种通常用于空间核动力系统的物质,至今无法用常规工业用途解释。更令人不安的是,打捞现场七名工人中有五人后来报告出现类似的神经损伤症状,而河段上下游相继出现鱼类大规模死亡事件,环保署的调查报告却始终未能公开。

这场持续五年的争论,本质上折射出人类面对未知时的认知困境。当科技巨头们忙着将"外星科技"作为营销噱头时,真正的谜底或许就藏在那个沉默的金属圆盘里——它可能只是某个军工复合体的失败实验品,也可能是改写文明史的地外来信。唯一确定的是,德拉瓦河的浑浊河水已经永远改变了我们仰望星空时的眼神。正如SETI研究所资深天文学家塞斯·肖斯塔克所言:"最令人恐惧的不是发现外星文明的存在,而是意识到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它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浅深说
2025-11-13 10:34:33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3 15:23:54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潮鹿逐梦
2025-11-14 09:37:23
动真格了:敢闯我领空?直接击落!

动真格了:敢闯我领空?直接击落!

陆弃
2025-11-14 08:15:03
校运动会上高中女生被弓箭射中面部,校方:已妥善救治,情况稳定

校运动会上高中女生被弓箭射中面部,校方:已妥善救治,情况稳定

大风新闻
2025-11-14 19:22:32
《惊天魔盗团3》上映,女主丑,毁所有,无法实现第二部的票房

《惊天魔盗团3》上映,女主丑,毁所有,无法实现第二部的票房

马庆云的影音娱
2025-11-14 18:40:39
时隔12年再穿耐克,库里上脚科比6代Gigi配色

时隔12年再穿耐克,库里上脚科比6代Gigi配色

懂球帝
2025-11-15 09:48:06
“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被爆怕去新加坡

“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被爆怕去新加坡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06:46:18
多家银行在拍卖平台挂牌卖房,有房产低于市场均价54%,分析人士:建议不要散售

多家银行在拍卖平台挂牌卖房,有房产低于市场均价54%,分析人士:建议不要散售

红星新闻
2025-11-15 00:22:09
上海绿捷8人被逮捕,是因为遇见了一群“不明智”的家长

上海绿捷8人被逮捕,是因为遇见了一群“不明智”的家长

林中木白
2025-11-14 15:48:13
2-0完胜!日本又杀疯了,连赢2大南美+非洲强队,进世界杯8强有戏

2-0完胜!日本又杀疯了,连赢2大南美+非洲强队,进世界杯8强有戏

侃球熊弟
2025-11-14 19:51:35
解放军报头版刊文: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必遭迎头痛击

解放军报头版刊文: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必遭迎头痛击

上观新闻
2025-11-15 08:18:05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2025-11-14 22:24:08
刘强东铁腕 “斩” 老臣!京东副总裁邵京平双 11 被开除

刘强东铁腕 “斩” 老臣!京东副总裁邵京平双 11 被开除

诗意世界
2025-11-14 15:06:16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军武数据库
2025-11-14 15:23:06
“甲流”中招越来越多,少吃萝卜白菜,多吃3样,增强免疫身体棒

“甲流”中招越来越多,少吃萝卜白菜,多吃3样,增强免疫身体棒

江江食研社
2025-11-14 08:30:07
新疆年轻人,为什么不信伊斯兰教了?

新疆年轻人,为什么不信伊斯兰教了?

混沌录
2025-11-15 00:09:02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2 11:48:56
2025-11-15 09:59:00
月舞知音 incentive-icons
月舞知音
每天都会更新精彩文章和视频
6082文章数 21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银行直供房激增 有房产低于市场均价54%

科技要闻

2025年天猫双11近600品牌成交破亿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游戏
旅游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教育部最新发布:建议0-3岁幼儿禁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艺术要闻

书法界惊呆了!14字狂草为何让专家称赞不已?

盘点《穿越火线》口碑最好的六把武器,好像很多都已经没人用了

旅游要闻

大槐树景区跻身全国百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