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人类始终找不到外星人?真相可能让我们难以接受!

0
分享至

回溯人类文明的漫长征途,在长达数千年的时光里,我们始终被禁锢在原始与落后的桎梏之中。古埃及人用巨石堆砌起宏伟的金字塔,试图触摸天际;中国古人发明造纸术、火药,在农耕时代点亮智慧的火花 —— 这些成就虽在当时闪耀着文明的光芒,却始终未能突破地球的疆域。



那时的人类,活动范围局限于大陆板块的一隅,靠人力与畜力穿梭于天地间,信息传递依赖驿马与书信,面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只能归因于神明的意志。在那样的时代,科技的脚步如同蹒跚的老者,缓慢得让人几乎察觉不到前进的痕迹。

直到两百多年前,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人类才终于点燃了 “科技树”,从此开启了科技狂飙突进的新纪元。18 世纪 60 年代,蒸汽机在英国的工厂里轰鸣作响,取代了低效的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应运而生,煤炭与钢铁产业随之崛起,人类社会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



到了 19 世纪 70 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让黑夜迎来光明,电话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汽车与飞机让人类的足迹得以延伸,我们正式迈入 “电气时代”。而 20 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释放出巨大能量,电子计算机开启信息革命,航天技术将人类的视野投向太空 —— 第三次科技革命如同一场惊雷,彻底重塑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为我们探索宇宙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尤其是在探索地球之外的太空时,我们终于掀开了宇宙神秘面纱的一角,才惊觉地球之外,竟有着如此广袤无垠的天地。其实,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仰望星空便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古代的天文学家,仅凭肉眼观测星辰,绘制出一张张星图,编制出指导农耕的历法,试图解读星空的奥秘。



中国的 “嫦娥奔月” 传说,寄托着人类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古希腊人对宇宙起源的哲学思辨,展现着对未知的好奇 —— 但在科技匮乏的年代,探索太空终究只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我们既没有挣脱地球引力的工具,也没有观测遥远星系的设备,只能任由梦想在心底沉睡。

如今,这场沉睡了千年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那句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不仅镌刻在月球的尘土中,更永远铭记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此后,“阿波罗计划” 多次将宇航员送往月球,带回的月球样本,为我们研究地月演化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与此同时,“旅行者 1 号” 与 “旅行者 2 号” 探测器自 1977 年发射后,在宇宙中飞行了四十余载,如今已飞出太阳系,成为人类文明派往星际空间的 “信使”—— 它们携带的 “金唱片” 上,收录了世界各地的音乐、人类的画像与语言,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与外星文明相遇。此外,“好奇号” 与 “毅力号” 火星探测器在红色星球上搜寻生命的痕迹,“开普勒” 望远镜与 “苔丝” 卫星在宇宙中寻找类地行星。截至目前,人类已发现数千颗系外行星,其中不少处于恒星的宜居带,具备孕育生命的潜力。这些发现让我们愈发坚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绝不是孤独的行者,一定有外星智慧物种与我们共享这片星海。

然而,在真正走出地球之前,我们曾天真地以为,太空会是一片热闹的天地 —— 毕竟宇宙如此辽阔,行星数量如此庞大,即便生命诞生的概率再小,也该有无数外星生命在宇宙中繁衍生息。可当人类真正迈入太空,用先进的探测设备扫描宇宙时,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之中,这种寂静甚至带着一丝令人心悸的寒意。

我们在月球上没有发现生命的痕迹,在火星表面也未曾找到微生物的踪影,即便对太阳系外的行星进行观测,也未能捕捉到任何生命活动的信号。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们用射电望远镜监听宇宙深处的无线电信号,期待能捕捉到外星文明的 “低语”;他们分析遥远行星的大气光谱,寻找氧气、甲烷等可能暗示生命存在的化学物质;他们在实验室中模拟宇宙极端环境,研究生命的耐受极限 —— 可无论付出多少努力,外星生命的证据始终杳无音讯。



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难道外星生命真的不存在?人类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物种吗?

尽管至今未能发现外星文明的踪迹,但随着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人类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 这种 “渺小”,早已超出了语言所能描述的范畴。仅从可观测宇宙来看,其直径就达到了 930 亿光年。



要知道,光在真空中一秒能传播 30 万公里,一光年的距离约为 9.46 万亿公里,而 930 亿光年的距离,即便是人类目前最快的航天器,也需要耗费远超宇宙年龄的时间才能跨越。更令人惊叹的是,可观测宇宙之外究竟是什么,我们至今一无所知 —— 或许那里还有无数个星系,或许宇宙的尺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庞大。

单看可观测宇宙,就包含至少上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又拥有上千亿个恒星系统,而每个恒星系统中,往往环绕着数量不等的行星。以太阳系为例,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还有无数矮行星、小行星与彗星点缀其间;而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 1000 亿颗以上,每颗恒星周围都可能存在行星 —— 如此推算,宇宙中的行星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即便生命的诞生需要极其苛刻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稳定的大气层、安全的宇宙环境…… 但在无限的行星基数面前,生命诞生的可能性依然巨大。



就算智慧生命的诞生概率低到万分之一 —— 一万颗行星中才有一颗孕育出生命,一万个有生命的行星中才有一个进化出智慧文明 —— 在宇宙的尺度下,智慧生命的绝对数量也绝不会少。这也就意味着,人类是宇宙中唯一智慧物种的概率,几乎为零。

可正是这 “几乎为零” 的概率,却让著名物理学家费米陷入了困惑。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天,费米在与同事讨论外星文明时,突然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直击核心的问题:“既然外星文明肯定存在,为什么我们从未发现过它们的踪迹?” 这个疑问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科学界激起了层层涟漪,最终演变成了著名的 “费米悖论”—— 理论上,外星文明应遍布宇宙;可现实中,我们却连一丝蛛丝马迹都未曾找到。



这个矛盾,至今仍困扰着无数科学家。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类从未放弃过与外星文明 “对话” 的努力。1974 年,科学家们利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 2.5 万光年外的 M13 球状星团发射了 “阿雷西博信息”—— 这段包含地球位置、人类外形、DNA 结构的信号,如同人类向宇宙发出的 “名片”,期待着外星文明的回应。此外,“凤凰计划”“突破聆听计划” 等 SETI 项目相继启动,科学家们动用全球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阵列,持续监听宇宙深处的信号,试图从杂乱的电磁辐射中,捕捉到外星文明发出的人工信号。可遗憾的是,我们得到的,只有永恒的寂静 —— 这种寂静,让人心生畏惧,也让探索的道路蒙上了一层迷雾。

有人说,没有回应是因为宇宙太大了,外星文明根本听不到我们的 “呐喊”。的确,“阿雷西博信息” 需要 2.5 万年才能到达 M13 球状星团,即便那里存在外星文明,他们的回应也需要再花 2.5 万年才能传回地球 —— 对于只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人类来说,这样的时间跨度太过漫长。而且,人类目前发出的信号强度有限,在宇宙中传播时会不断衰减,可能还未到达外星文明的星球,就已经微弱到无法被探测到。

可深入思考后便会发现,这些理由并不能完全解释 “费米悖论”。

要知道,宇宙已经有 138 亿年的历史,银河系的年龄也超过 100 亿年,而人类文明的科技快速发展期仅有两百多年。从时间尺度上看,宇宙中必然存在比人类古老得多的文明 —— 它们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更先进的科技,掌握星际航行与星际通讯的能力,甚至开启星际殖民之路。即便这些文明没有遍布整个星系,在殖民的过程中,也难免会留下痕迹:或许是星际探测器的残骸,或许是改造行星环境的痕迹,或许是特殊的电磁信号 —— 可人类至今从未发现过任何类似的痕迹,这显然不合常理。

而这不合常理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的答案 —— 物理学家罗宾・汉森提出的 “大过滤器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宇宙中的规则具有普适性,无论是星系、恒星系统还是行星,都遵循相似的演化路径;而生命的诞生与演化,就像一场闯关游戏,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 “关卡”,才能继续向前发展,每一个 “关卡” 都是一道 “大过滤器”,无法通过的生命,终将被淘汰。

根据 “大过滤器理论”,生命演化过程中共有 9 道关键 “关卡”,也就是 9 个 “大过滤器”:



  1. 合适的行星系统:行星需处于恒星宜居带,拥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与稳定的环境,为生命诞生提供基础;
  2. 可自我复制的分子:在适宜环境中,形成能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如 DNA、RNA),这是生命繁衍的前提;
  3. 简单(原核)单细胞生命:可自我复制的分子演化成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命,如细菌,具备新陈代谢与繁殖能力;
  4. 复杂(真核)单细胞生命:原核细胞演化出细胞核与细胞器,结构更复杂,为多细胞生命诞生铺路;
  5. 有性生殖:通过遗传物质重组,增加生物多样性,加速生命演化;
  6. 多细胞生命:单细胞生物通过协作与分化,形成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多细胞生物;
  7. 脑量较大、使用工具的动物:生物演化出较大脑容量,具备高智力与使用工具的能力,为文明诞生奠定基础;
  8. 行星文明(人类当前阶段):具备高智力的生物形成文明,掌握科技,开发行星资源,建立社会体系;
  9. 星际殖民扩张:突破行星限制,掌握星际航行技术,向其他星系殖民,实现文明的星际延续。

这 9 个 “大过滤器”,每一个都会淘汰掉绝大多数生命。而且,每个 “关卡” 的通过都需要漫长的时间: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地球用了超过 10 亿年;多细胞生命的出现与大脑的演化,也耗费了近 10 亿年。更关键的是,“闯关” 的难度会不断递增 —— 越往后,对生命的要求越高。



人类无疑是幸运的,在地球生命数十亿年的演化中,我们成功闯过了前 8 道 “关卡”,成为了拥有行星文明的智慧物种。如今的我们,掌握了核武器、航天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能发射探测器探索深空,能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能借助基因编辑改造生物 —— 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行星文明到星际文明的最后一道 “关卡”,是难度最大的分水岭。据科学家推测,超过 90% 的行星文明,都会在这道 “关卡” 前倒下,被 “大过滤器” 无情淘汰。

或许,这就是人类始终听不到外星文明回应的原因:大多数外星文明在向星际文明迈进时,就已经走向了灭绝。而能成功晋级星际文明的物种,数量少到极致 —— 在茫茫宇宙中,他们与人类相遇的概率,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过滤器理论” 虽只是假说,却能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中找到佐证。翻开地球的历史,“灭绝” 才是永恒的主题: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99% 都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至少 5 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次都让一半以上的物种走向终结 —— 恐龙的灭绝、二叠纪末的生物大消亡,都是大自然 “过滤” 生命的残酷见证。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能走到今天,已是极大的幸运。可即便如此,站在宇宙的视角来看,人类文明依然只是 “行星文明”,距离真正的星际文明还有遥远的距离。按照上世纪制定的卡尔达肖夫指数,人类文明仅处于 0.7 级 —— 要知道,1 级文明才能完全掌控行星资源,而我们连这一最低标准都未达到。



那么,人类最终能闯过最后一道 “关卡”,成为星际文明吗?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从理论上看,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人类从未因此停下脚步。我们不断研发更先进的航天技术,探索火星等星球的殖民可能性;我们深入研究可控核聚变,试图解决星际航行的能源难题;我们持续监听宇宙信号,期待着与外星文明的相遇 —— 无论最终能否通过 “大过滤器” 的考验,我们都会拼尽全力,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或许,最终的结果会让我们失望:人类可能像大多数智慧物种一样,在迈向星际文明的途中黯然退场。可换个角度想,我们能闯过 8 道 “关卡”,已是宇宙的馈赠 —— 我们凭什么奢求大自然永远眷顾?凭什么认为自己能跨越其他文明都无法逾越的鸿沟?

当然,“大过滤器理论” 只是解释 “费米悖论” 的众多假说之一。



除了它,“动物园理论” 认为外星文明将地球视为 “动物园”,默默观察我们而不干预;“孤岛理论” 提出宇宙中的文明如同孤岛,被遥远的距离隔绝;“虚拟世界理论” 则大胆猜想,人类所处的宇宙只是高级文明创造的虚拟空间 —— 这些假说各有依据,却都未能得到证实。

无论宇宙的真相是什么,人类探索的脚步都不会停止。从仰望星空到叩问宇宙,我们走过了数千年;从走出地球到探索深空,我们用了两百年。未来的路或许漫长而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坚守对梦想的执着,就一定能在宇宙中留下属于人类文明的独特印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4 00:01:00
陈宝仓墓地曝光,墓前状况令人意外,与吴石、朱枫墓截然不同

陈宝仓墓地曝光,墓前状况令人意外,与吴石、朱枫墓截然不同

大国纪录
2025-10-27 16:22:43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吃瓜盟主
2025-11-15 15:36:01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15 15:50:32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受日本舆论反对,看到中方强硬立场日本网民指责高市早苗“闯大祸”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受日本舆论反对,看到中方强硬立场日本网民指责高市早苗“闯大祸”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22:18:42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三毛看世界
2025-11-14 21:57:33
全新奥迪 Q5L实车亮相!网友:这个大灯确实够酷

全新奥迪 Q5L实车亮相!网友:这个大灯确实够酷

汽车网评
2025-11-15 20:30:21
前法国国脚:姆巴佩踢了一场就走,队友恐怕厌倦了他获得的特权

前法国国脚:姆巴佩踢了一场就走,队友恐怕厌倦了他获得的特权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6 00:00:30
“天上人间”的瓜!

“天上人间”的瓜!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07:57:34
苏联犯的错,中国不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是中国的深思熟虑

苏联犯的错,中国不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是中国的深思熟虑

阿七说史
2025-11-13 08:56:28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大眼瞄世界
2025-11-15 07:38:52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大S生命的最后,家人还在开心地跳舞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大S生命的最后,家人还在开心地跳舞

可乐谈情感
2025-11-15 10:11:54
老人搭伙一天就分手:我有钱有房,干嘛给你做免费保姆,我疯了吗

老人搭伙一天就分手:我有钱有房,干嘛给你做免费保姆,我疯了吗

秀秀情感课堂
2025-11-11 14:55:03
消失的天才!短短3年时间,从NBA第一替补,到无球可打

消失的天才!短短3年时间,从NBA第一替补,到无球可打

体坛热评
2025-11-15 23:09:46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财经保探长
2025-09-11 22:20:43
"不欢迎中国人",德韩挂满中文标语,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谁还去

"不欢迎中国人",德韩挂满中文标语,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谁还去

南权先生
2025-10-09 12:44:56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CG说科技
2025-10-24 18:36:15
弃车保帅!陈志末日已到,新加坡连锅端8亿资产,多国疯抢他的命

弃车保帅!陈志末日已到,新加坡连锅端8亿资产,多国疯抢他的命

热风追逐者
2025-11-15 13:55:03
逆天了!我建议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我怕你笑喷了又怕你犯恶心

逆天了!我建议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我怕你笑喷了又怕你犯恶心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5 08:31:22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鲁中晨报
2025-11-15 07:27:04
2025-11-16 01:32:49
宇宙时空 incentive-icons
宇宙时空
热衷于宇宙和时空探索
11773文章数 957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手机
艺术
家居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旅游要闻

百年巴洛克老建筑夜景刷屏全网,哈尔滨40年坚守:让历史活成顶流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