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他们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来针对其他国家,更不会与中国对抗,这话说出后,一些人还在猜测中俄关系是否会变化,结果没过多久,俄罗斯就在金融、导航和太空三个领域,实实在在地与中国展开合作,这不是光说空话,而是用行动做出回应。
俄罗斯政府决定从12月开始发行人民币债券,每张面值一万元,期限在三到七年之间,总额大约为350亿元,这不是为了对抗美元体系,而是由于西方限制了俄罗斯使用美元融资的渠道,他们手头有现成的人民币资源,自然就利用起来,这种债券结构设计完整,表明此事经过充分准备,打算长期推行下去,企业和个人今后多了一种投资选择,不用担心受到外部金融限制的影响。
再说北斗和格洛纳斯这两个导航系统,现在能用在一起了,研发出的芯片能把两个信号融合起来,定位误差压在十纳秒以内,全球可用性从九成提到九十九点八,这不是为了炫耀技术,而是真正有用,比如送货卡车、农业无人机和应急通信设备都能更准更快地工作,俄罗斯在高纬度地区信号强,中国在中低纬度精度高,两个系统一配合,效果比单独使用好得多。
月球那边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嫦娥七号任务定在明年发射,它将携带俄罗斯制造的探测设备,用于研究月球南极的尘埃环境和电场情况,这种合作并非首次,早在2021年双方就签署了共建月球科研站的备忘录,如今各项安排正逐步落实,包括轨道飞行器、月面巡视车以及数据共享机制都在有序展开,科学探索不能只靠单方面努力,必须相互协作、互通数据才能取得可靠成果,俄罗斯科学家也认可这种合作方式效率更高、结果更可信。
![]()
西方媒体总喜欢炒作中俄关系紧张,说俄罗斯依赖中国,甚至编造中国被劝说裁减核武器的故事,但现实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发行了金融债券,使用了导航芯片,还在月球上安装了科学仪器,这些都是实际推进的合作项目,这些合作基于市场和技术需求,没有政治捆绑,印度和巴西的记者都看懂了这一点,认为这才是大国之间应有的互动方式:不结盟也不对抗,但在需要合作的领域积极行动。
这些合作能持续下去,是因为双方真正重视平等互信,人民币债券按照市场规则发行,导航芯片两边都能使用,月球探测设备是共同设计的,没有哪一方非要压过另一方,技术上不光要做到能用,还要做到好用,芯片只是第一步,后面还需要配套终端、统一标准、培训用户,风险也要摊开来说清楚,航天合作环境很特殊,成果归属容易产生争议,只有透明共享和长期投入,才能让信任一直保持,说到底,每个项目都是经过实际考虑的,不是为了站队表态,而是出于实际需要。
我确实欣赏这种做法,许多国家总喜欢把“结盟”和“对抗”挂在嘴边,结果合作没做成,信任也没建立起来。中俄这种方式,表面上看起来不张扬,但每一步都走得稳当,金融合作、导航系统、探月工程,这几件事好像互不相干,其实目标一致:找到一条不受别人摆布的路,这条路不依赖口号,靠的是具体项目和相互信任,外面再怎么吵闹,他们自己心里都有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