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撑城市公交、长途客运、旅游出行的核心力量,国内客车市场始终是商用车领域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之一。在众多参与者中,宇通客车与金龙系客车(含厦门金龙、苏州金龙、金旅客车)无疑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两大巨头。当技术实力、市场份额、服务网络与战略布局形成多维较量,谁能真正吃透国内市场的需求痛点?谁又能在销量规模与综合竞争力上更胜一筹?
![]()
从国内客车市场的销量、市场份额、技术落地及盈利表现来看,宇通客车的综合竞争力显著领先于金龙系客车。两者虽同为行业头部企业,但宇通在核心市场维度的优势已形成稳固壁垒,金龙则在细分领域和差异化优势上占据一席之地。
一、销量与市场份额:宇通一家独大,金龙系合力难及
销量和市场份额是衡量国内市场表现的核心指标,宇通的领先地位长期稳固。
2024 年国内客车市场,宇通销量达 46918 辆,同比增长 28.48%,市场份额高达 32.87%,稳居行业第一。同期金龙系三家企业合计销量约 3.34 万辆(厦门金龙 9411 辆 + 苏州金龙 1.17 万辆 + 金旅客车 1.12 万辆),仍低于宇通单独销量。
![]()
2025 年一季度细分市场(6 米以上大客车)中,宇通销量 7611 辆,市场占有率 30.2%,继续保持 “一家独大” 格局;厦门金龙、苏州金龙分别以 2209 辆、2097 辆位列第四、第五,合计份额不足 18%
新能源客车细分赛道,2024 年宇通以 2257 辆销量登顶,而厦门金龙以 925 辆排名第三,差距明显。
二、技术实力与市场应用:宇通全面落地,金龙细分突破
技术转化能力和市场适配性决定企业长期竞争力,两者各有侧重但宇通更具广度。
宇通深耕动力、传动、底盘等核心技术,零部件选材精良且制造工艺先进,车辆耐用性和安全性广受认可,尤其适合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等高频使用场景。其新能源技术已成功跨界延伸至重卡、环卫车等领域,2024 年新能源环卫车市场份额 21.5%,轻卡销量排名第二,形成 “客车 + 商用车” 协同优势。
![]()
金龙系以差异化技术见长,厦门金龙的 “高压下电控制” 专利首创双维度诊断技术,实现零重大事故记录,在新能源安全领域形成标杆;苏州金龙的高端旅游客运车型获评 “最值得信赖” 产品,但整体技术落地范围较窄,新能源卡车领域尚未进入行业前
三、营收与服务保障:宇通盈利稳健,服务网络更全
企业营收和售后服务直接影响客户选择,宇通的规模优势带来全方位保障。
盈利层面,宇通 2024 年营收 372.18 亿元,净利润 41.54 亿元,销售净利率 11.16%;金龙系未披露单独国内营收,但集团整体海外营收占比超 60%,国内业务贡献相对有限。
![]()
售后服务方面,两家均具备完善体系,但宇通服务站数量更多,用户满意度略占上风,尤其在二三线城市及偏远地区的维修响应速度更具优势。从客户反馈来看,宇通在企业班车、校车等长期合作场景中,故障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准点率保持 98% 以上。
四、品牌与战略布局:宇通聚焦国内,金龙偏重海外
品牌定位和市场战略决定资源倾斜方向,宇通更贴合国内市场需求。
宇通以国内市场为核心,兼顾出口业务,2024 年出口销量 1.4 万辆占总销量三成,战略重心始终围绕国内公交、客运、旅游等主流市场,品牌渗透率持续提升。
![]()
金龙系采取 “海外优先” 战略,2024 年出口 2.25 万辆居行业首位,海外营收占比超五成,2025 年一季度更是达到 60%,国内市场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综合来看,宇通客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规模、技术落地、服务网络和盈利稳定性上均处于领先地位,是更具综合竞争力的选择;金龙系虽在出口市场表现亮眼,且在设计舒适性、新能源安全等细分领域有突出优势,但国内市场的整体份额、技术覆盖广度仍不及宇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