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啥6G都来了,5G还是没啥感觉?专家:因为当初“吹得太过”

0
分享至

1

手机屏幕上方,5G标识闪烁着耀眼光芒,可打开视频应用依旧转圈加载,下载新APP也未见“秒装”奇效——这是否正是你我日常的真实写照?

2

在2024年南京举行的全球6G技术峰会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江舟一针见血地指出:“5G的应用没有真正落地,根源在于当初宣传过度。”

3

如今,6G的“虚实融合”愿景已被频频提及,裸眼3D、全息影像等概念令人神往,但回望手中的5G设备,为何仍像一个尚未完工的试验品?



4

花费更高资费升级5G套餐,更换支持5G的新机,究竟是我们未能掌握其潜力,还是这项技术本身并未兑现当初的承诺?当6G已悄然登场,为何大多数人对5G仍无明显感知?专家直言:问题出在“预期远超现实”。

5

刷短视频时频繁卡顿,下载大型游戏仍需数分钟等待,一旦进入地下通道或地铁车厢,网络自动回落至4G信号——这些正是当前多数用户所经历的5G真实体验。

6

尽管截至今年3月,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已达364.7万个,用户渗透率突破60%,理论上已迈入“全民接入”的阶段,但实际使用感受却始终难以匹配这一数据规模,落差感油然而生。



7

反观6G,已在多场国际会议上成为焦点话题。王江舟明确表示,未来通信将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深度融合。华为发布的《6G白皮书》同样提出目标:“从人联、物联迈向万物智联”。这让公众不禁疑惑:5G尚且未能普及理想场景,6G真能避免重蹈覆辙吗?

8

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重新梳理5G的发展轨迹。

9

许多人认为5G是近几年突然出现的技术浪潮,实际上早在2013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科技部便联合组建了IMT-2020(5G)推进组,确立了2020年实现商用的目标。



10

彼时全球各国争相布局5G赛道,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因为在当时科技界看来,谁能率先掌握5G,谁就掌握了未来十年的技术主导权。

11

我国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工作,在随后三年中,围绕关键技术攻关、系统架构设计和试验验证持续推进,步伐稳健而坚定。

12

2016年5月31日,首届全球5G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日韩及欧美五大5G组织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标准制定与产业协同,足见5G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地位。



13

谈及5G核心技术力量,华为无疑是关键角色。2018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发布全球首款符合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并同步推出配套终端解决方案。

14

该芯片兼容全球主流5G频段,理论峰值下载速率高达2.3Gbps,在当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5

当多数企业还在探索5G基础框架之际,华为已交付可投入市场的完整方案,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与产业化能力。

16

同年6月13日,我国完成5G网络组网测试;年底即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中低频段5G系统使用许可,随即在全国重点城市启动试商用部署,5G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

17

不过真正让5G走进大众视野的,是一段发布于2019年的测评视频。

18

这一年被官方定义为“5G商用元年”,中国电信携手OPPO推出“星火计划”,提前在部分区域建设5G基站并开放体验权限,邀请用户参与早期测试。



19

虽然知名数码博主“何同学”未能加入该项目,但他于6月6日发布了题为《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的测评内容,借助北京邮电大学内联通5G网络进行了实地测速。

20

当时5G尚未正式商用,公众仅知“速度快”,但具体表现缺乏直观认知。这段视频首次以可视化方式呈现了5G的巨大潜能,堪称一次全民科普。

21

视频中的对比数据至今令人震撼:4G环境下下载速度仅为1.4mbps(约等于11Mbps),上传速率相近,播放高清视频时常需缓冲。



22

而5G实测最高下载速度达到950Mbps,换算后接近每秒百兆,平均稳定在700Mbps左右,上传速率维持在60M–80Mbps区间,相较4G提升逾十倍。

23

音乐下载几乎瞬间完成,“秒下”成为常态;数十个应用同时安装也能即刻完成;以往需几十分钟下载的大型手游,在5G下仅用一两分钟即可完成;高品质音轨的进度条仿佛只有“空白”与“满格”两种状态。

24

更值得关注的是延迟表现,游戏中测得延迟低至32毫秒,操作响应极为灵敏。



25

这条视频迅速引爆社交媒体,极大激发了人们对5G的热情。即便服务尚未全面开通,已有大量消费者开始考虑更换5G手机、办理专属套餐。

26

2019年11月,5G正式开启商用时代。各大手机品牌迅速跟进,推出系列新品,运营商也接连上线多样化资费方案。短短数年之间,5G完成了从前沿概念到广泛覆盖的转变。

27

但令人意外的是,热潮退去后,越来越多用户反馈:“5G似乎也没那么惊艳”。



28

有人坦言,自己日常只是浏览资讯、阅读小说、追剧放松,切换到5G后并未察觉显著差异,反而面临更高的购机成本和套餐支出,稍不注意还会产生巨额流量费用。

29

这种反馈具有普遍性。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现有4G网络已足以满足基本娱乐需求,因此5G带来的速度跃升显得“感知不强”。

30

更大的困扰来自覆盖盲区。尽管城市主干道5G覆盖率超过90%,高速公路达80%,但在地铁环境仅覆盖69%,乡村地区更是经常失联。



31

加之部分5G手机芯片对频段适配不够完善,导致实际网速远低于广告宣称水平,用户体验自然大打折扣。

32

王江舟提到“社会对5G期望过高”,这句话切中要害。

33

当年人们憧憬5G能带来颠覆性变革——如全息通话、智能家居全域联动、无人驾驶全面普及,然而这些高端应用场景至今仍未大规模落地。



34

但这并不代表5G毫无价值,它的影响力更多体现在幕后领域。

35

医疗行业因5G实现了远程问诊、跨地域会诊与移动查房的常态化运作。云影像中心、云端超声平台、虚拟内镜室结合AI分析技术,大幅提升了诊疗效率,缓解了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36

在工业制造领域,5G凭借超高可靠性与极低时延特性,赋能智能制造系统,使生产线更加灵活高效,设备控制精度提升,安全事故风险显著降低。



37

此外,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农业监测以及家庭物联网生态中,5G所提供的高速率、低延迟和海量连接能力,正在为下一代技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38

简言之,5G更像是“隐形推手”,其核心价值集中于企业级(B端)应用层面。虽未给个人用户带来立竿见影的体验升级,却已在悄然重塑社会运行方式。

39

之所以公众感觉“没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前期宣传过度强调面向消费者的直接体验,而忽略了技术演进需要周期与生态配合。那么,即将到来的6G能否破解这一困局?



40

作为深耕信息通信领域的权威专家,王江舟给出了积极回应。他认为,6G的核心特征将是“虚实融合”,甚至可能彻底重构现有的蜂窝网络架构,引发通信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41

华为在2022年发布的《6G白皮书》中亦指出,6G将超越人际互联与物物相连,迈向“万物智联”新时代。这一判断与王江舟的观点高度一致。相较于5G,6G将原生集成人工智能能力,具备更高频段、更大带宽和更强无线传输性能,有望催生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

42

最受期待的莫过于“裸眼3D全息通信”。依托6G的强大支撑,未来的交互或将不再依赖智能手机。



43

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全息投影设备,能让身处异地的亲人仿佛真实“现身”眼前,实现面对面般的交流;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虚拟共现技术“同框”互动,彻底革新社交模式。

44

除全息外,云VR与XR扩展现实技术也将迎来爆发式普及。工作、学习、娱乐将在虚实交融的空间中展开:远程办公如同亲临会议室,线上课程可让人“走入”历史战场或微观细胞内部,这类沉浸式体验是5G无法承载的。



45

在产业应用层面,6G的潜力更为深远。

46

医疗方面,远程高精度手术将成为常态,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接受顶尖专家的实时指导;工业生产将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调度,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步跃升。

47

特别是在智能交通领域,6G的超低时延、高可靠性和厘米级定位精度,将为L5级完全自动驾驶提供必要保障。届时交通事故将大幅减少,出行不再需要驾驶技能,旅途本身变成享受过程。



48

尤为关键的是,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或许不再依赖昂贵的高性能车载芯片,整体成本将显著下降,让更多普通人能够负担得起智能化交通工具。

49

回顾5G发展历程,从2013年推进组成立,到2016年启动研发,再到2019年正式商用,直至今日实现大规模部署,虽然未能完全兑现所有初期承诺,但它已为中国乃至全球构建起通往数字未来的基础设施桥梁。

50

那些被反复吐槽“感知弱”的背后,其实是5G在工业、能源、医疗等关键行业的默默耕耘,是技术成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积累阶段。



51

而6G的到来,不仅将继承5G的技术成果,更将在用户体验维度实现质的飞跃,推动“虚实共生”从蓝图变为现实。

52

按照现行规划,6G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商用。距离那一刻还有几年时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继续保持在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先优势。

53

毕竟在5G时代,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华为等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也赢得了国际广泛认可。



54

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升级,6G终将实现人们对未来通信的所有想象,让每一位个体都能真切体会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变革。

55

待那时回望今日关于5G的种种质疑,或许我们会明白:正是这些充满挑战的探索历程,才铺就了通向美好未来的坚实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还手=互殴”?从狗咬人案看:正当防卫认定,正在“逼良为怂”

“还手=互殴”?从狗咬人案看:正当防卫认定,正在“逼良为怂”

占理儿
2025-11-14 10:04:37
分手后是怎样复合的。看网友分享的小手段本人望尘莫及难怪我单身

分手后是怎样复合的。看网友分享的小手段本人望尘莫及难怪我单身

侃神评故事
2025-10-11 11:30:03
毛主席登顶中山陵,脸色突变问了一个问题,书记把南京种满梧桐树

毛主席登顶中山陵,脸色突变问了一个问题,书记把南京种满梧桐树

浩渺青史
2025-11-14 20:35:56
卢比奥痛击欧洲白左虚伪和双标

卢比奥痛击欧洲白左虚伪和双标

壹家言
2025-11-14 12:43:19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14 21:42:06
人类首次:NASA“旅行者1号”预计2026年将突破“光日”里程碑

人类首次:NASA“旅行者1号”预计2026年将突破“光日”里程碑

IT之家
2025-11-14 22:13:29
天塌了!小米车主被雷军背刺

天塌了!小米车主被雷军背刺

吃瓜局
2025-11-14 20:51:24
湖人里夫斯在打鹈鹕砍31分后,发表了令人捧腹的“少儿不宜”言论

湖人里夫斯在打鹈鹕砍31分后,发表了令人捧腹的“少儿不宜”言论

好火子
2025-11-15 15:31:18
5.8万人军演!日本自卫队配合高市早苗亮刀?

5.8万人军演!日本自卫队配合高市早苗亮刀?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2:24:13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博览历史
2025-11-12 16:28:15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被做局了!广东队“放水”给吉林男篮,辽宁因小分劣势遗憾出局!

被做局了!广东队“放水”给吉林男篮,辽宁因小分劣势遗憾出局!

绯雨儿
2025-11-15 11:53:33
河北刑讯逼供致死案:铁笼电击样样来,11名涉案警察获刑,10人上诉

河北刑讯逼供致死案:铁笼电击样样来,11名涉案警察获刑,10人上诉

热风追逐者
2025-11-14 08:15:03
上下半场判若两人,杨瀚森8+13助队完成20分逆转,听朱芳雨怎么说

上下半场判若两人,杨瀚森8+13助队完成20分逆转,听朱芳雨怎么说

邹维体育
2025-11-15 12:17:31
G7联合声明5次提到中国,不准援俄,不准武力收台,不准管制稀土

G7联合声明5次提到中国,不准援俄,不准武力收台,不准管制稀土

历史有些冷
2025-11-14 13:50:03
走路出现这7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5个尤其凶险

走路出现这7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5个尤其凶险

资说
2025-11-14 10:47:02
大爆发!新鹰王狂轰31+18+14+7,再见吹杨,2.29亿大合同没了

大爆发!新鹰王狂轰31+18+14+7,再见吹杨,2.29亿大合同没了

球童无忌
2025-11-15 14:59:01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雪雪呀
2025-11-14 10:49:16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大象新闻
2025-11-15 07:54:02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鋭娱之乐
2025-11-14 12:41:34
2025-11-15 15:48:49
米果说识 incentive-icons
米果说识
我觉仲夏苦短,你说蝉鸣悠长。
3783文章数 4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头条要闻

专家:我们对日本必须丢掉幻想 做好斗争准备

头条要闻

专家:我们对日本必须丢掉幻想 做好斗争准备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旅游
房产
时尚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教育要闻

来上课了——高一下核心词汇讲解(四)第3段

旅游要闻

1次明月山行,刷新了我对江西宜春的全部印象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