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网)
转自:安徽网
“大家觉得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算欺凌吗?”“遇到有人拦路要钱该怎么办?”近日,怀宁县石镜学校的教室里掌声不断,怀宁县石镜乡派出所、司法所、乡平安办强强联合,带来了一场“防范校园欺凌”主题法治安全教育讲座,用学生们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筑牢青春安全防线。
![]()
![]()
讲座一开始,民警就用当地真实案例“破题”,将校园欺凌分为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网络欺凌等类型,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条款,拆解不同欺凌行为的性质和法律后果。“看似玩笑的‘取外号’‘孤立人’,可能已经侵犯他人权益;动手打人更会面临治安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鲜活的案例让现场瞬间安静,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
情景模拟环节彻底点燃氛围。两名学生志愿者扮演“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还原“课间被索要零花钱”场景。“别慌!先记住对方特征,假装顺从后立刻找老师或报警!”民警现场指导应对技巧,还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正确向老师求助”。司法所工作人员则补充道:“遇到欺凌不要忍,及时告知家长和学校,法律会保护你们。”
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干货”满满。“被网暴了能删帖吗?”“帮同学‘出头’算欺凌吗?”面对五花八门的问题,派出所和司法所工作人员逐一解答,平安志愿者还发放了印有求助电话的法治宣传手册。“原来不是只有动手才算欺凌,以后我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七年级学生小宇听完讲座后说。
此次讲座通过“案例+模拟+互动”的多元形式,让法治意识深植学生心中。老师、家长们纷纷点赞:“这样的讲座太及时了,给孩子上了堂生动的安全课!”
![]()
![]()
据悉,此次活动是乡镇“未成年人普法护航行动”的重要一环。下一步,石镜乡将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通过设立校园普法角、组建学生法治宣讲队等形式,让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落地生根。
(马翊君 程嘉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