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年,统安城之战,10万宋军覆没,大将刘法被西夏小兵斩首。宋军离开了筑城浅攻战术,未必能打赢西夏,野战能力比较弱。
![]()
定难五州崛起,建立西夏,与北宋对峙,这是宋朝的悲哀。西夏人口少,还不足三百万,就算全民皆兵,能拼出十万精兵就不错,但宋朝就是打不赢。
宋太宗搞不定李继迁,而且是在李继捧献上定难五州的前提下。宋仁宗时代,宋军连续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战败,被迫签署“庆历和议”,给西夏送“岁赐”。
西夏地瘠民贫,北宋还要送“岁赐”也是可悲。但是,北宋从未放弃这块本属于中原王朝的土地,故而经常与西夏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范仲淹、王韶、章楶时代,宋朝采取筑城浅攻战术,一边修筑城池,一边进行屯田,蚕食西夏的疆域。作战范围,宋军尽量保持在两百公里范围内,在后勤能支撑的前提下打仗。
筑城浅攻战术,对西夏确实有效,但成本也比较大,财力难以支撑,尤其是本就不充裕的西北。如此,宋朝为了攻灭西夏,依然免不了进行野战,主动深入西夏作战,结果都是惨败。
宋神宗五路伐夏,动员包括民夫在内的100万大军,也是以失败告终,因后勤跟不上被西夏反杀。此后,宋朝继续筑城浅攻,吸引西夏攻坚,取得第二次平夏城之战胜利,西夏梁太后在次年病逝,一说被毒死。
![]()
宋朝、西夏反复拉锯战证明,宋朝打防守反击还可以,主动进行就不行。宋徽宗时代督师西北的童贯就不懂得这个道理,非要主动出击,在1119年发动统安城之战,这是北宋灭亡之前,宋夏最后一场大战。
童贯想袭击统安城,刘法率兵出征。刘法是什么地位的大将呢?古骨龙之战、仁多泉城之战击败西夏,斩首数万,被西夏名将察哥誉为“天生神将”,武力值相当了得。
刘法能打仗,却也知道宋军的缺点所在,他明确拒绝作战,认为深入西夏作战必定失败,宋军就不具备这个能力。但是,童贯强迫刘法出征,谁让刘法当年在宋徽宗面前许诺能打赢西夏呢?
童贯这么做,刘法也无奈,只好率兵袭击位于朔方的统安城。此战,北宋出动精锐士兵2万余人,包括随军民夫则达到10万,规模非常大,结果也很惨。
统安城之战,宋军的表现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一样,不忍直视。战斗过程并不复杂,宋军深入西夏境内,察哥占据险要防守,部署三道防线,正面迎战宋军主力。于此同时,察哥派“铁鹞子”去截断宋军粮道,阻断宋军退路。
西北地势复杂,宋军野战对西夏并没明显优势,一旦随军粮食耗尽,宋军就无法支撑下去,战败不可避免。事实的确如此,宋军先战败,三路被击退,而后路已经截断,刘法只能选择突围。
突围路上,宋军与往常一样遭遇埋伏,只能血战寻找出路。激战中,刘法不慎连人带马摔下山崖,双腿折断,难以动弹。不巧的是,运输粮食的西夏小兵发现了刘法,将其斩首,一代名将陨落。
![]()
刘法败亡,宋军群龙无首,除少数突围成功,其余全军覆没。童贯讳败为胜,以大捷上奏宋徽宗,获得奖赏,也是可悲。
统安城之战,10万宋军战败,是放弃筑城浅攻战术的结果。宋军野战对西夏并没明显优势,而后勤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各路宋军协调作战能力差,这些问题搞定之前,宋军很难打赢西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