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游击队长刘奎发现队员王德不太对劲儿,追上去理论时他突然哭着对刘奎说对不起,一把斧头从袖中滑落在地。
![]()
刘奎是江西人,时任当地的游击队长。虽然游击队长的头衔不算大,但刘奎却是有大本事的人。他16岁投身革命,18岁参加红军,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的时候,他虽然只有31岁,却已经是参加革命15年的老革命了。这15年,刘奎经历坎坷,但历尽艰难却始终矢志不渝。
早期,刘奎跟着农民协会搞暴动,参军以后跟着红军南征北战。他参加了长征,却因为中途负伤没能走完长征路,却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
了解南方三年游击的朋友们都清楚,这三年游击的艰难程度,绝对不亚于长征。这些游击队员每天都食不果腹,时刻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封山搜捕。由于敌人知晓游击队的活动范围,对当地百姓进行了隔绝,导致游击队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每天食不果腹。
三年游击期间,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同志,也记不清有多少昔日的革命战友因为熬不住而叛变投敌。但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然有绝大多数战士坚守住了信仰和底线,刘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年游击结束以后,红军游击队改编新四军。这个消息传来,简直振奋人心,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被动求生,可以主动出击了。
改编以后,刘奎在新四军历任连长、工兵队队长,以及军部参谋。在此期间,刘奎率队打过漂亮的地雷伏击战,也率队冲垮过敌人的防线。
刘奎打起仗来不要命,永远都是冲锋在前,一生九次负伤,是真正意义上的“九死一生”。正因为如此,刘奎被同志们称为“打不死的刘奎”。但我们要明白,刘奎虽然打不死,但这么多次身负重伤,其中的苦难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
![]()
从三年游击战可以看出,刘奎信仰坚定;从他的九死一生可以看出,刘奎不畏牺牲;从他能够担任军部参谋可以看出,刘奎不是莽夫,有勇有谋!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皖南事变爆发以后,新四军被迫突围,准备转移至江北。但组织不愿意就这样放弃皖南的革命事业,所以必须要留下经受得起考验,同样要有能力之人,刘奎最终成为这个人选。
作战科长李子高将这个命令告知刘奎时,刘奎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笔者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刘奎接受了任务;另一方面是新四军给刘奎的支援不多,只有两杆半枪,还有名伤员,分别是李建春与黄诚,不仅短期内无法给他提供帮助,还需要他负责照顾。
刘奎一边安顿好李建春与黄诚养伤,一边四处召集愿意参加革命的村民,最初发展到5人,算上他们三个人,游击队一共8个人。
此时的皖南山区,已经全部沦陷敌人之手,8人组成的缺枪少弹,没有补给的游击队,革命形势比三年游击战时期还要艰苦。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刘奎确实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竟然真的让他打出了一条生存之路来。
刘奎深知,若想组建队伍,武器才是关键。如果没有武器,就不能打击敌人,更不能缴获战利品,队伍就维持不下去。
![]()
经过一番琢磨,刘奎把目光投向了庙首的伪乡公所。那是一处敌人的据点,里面有伪警察、特务,还有几名伪村官。最重要的是,刘奎已经提前打探清楚了,伪乡公所最近到了一批武器弹药,若能缴获过来,队伍就能发展壮大。
不过,刘奎的游击队势单力薄,武器匮乏,直接打肯定行不通。但刘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一边向皖南中心县委书记胡明借来十几个人和2两条枪,一边又制定了夜里设伏的计划。
据情报显示,伪警察会在凌晨押送一批壮丁去伪乡公所,负责押送的伪警察一共数人,全都荷枪实弹。刘奎打仗勇猛,但谋略更胜,他提前带人埋伏在必经之路上,等伪警察押着壮丁过来时,悄悄从路旁草丛窜入壮丁队伍,寻机靠近几名伪警察,同时出手之下,瞬间就制服了几名伪警察。
击毙敌人以后,壮丁当场全部释放,刘奎等人换上伪警察的服装,其余人假扮成壮丁,队伍继续朝着伪乡公所行进。
敌人不知有诈,将队伍直接放行,一边接收了那些“壮丁”,一边放刘奎等人进了伪乡公所。负责接收的是伪乡公所的所长,他拿着烟递给刘奎等人时,嘴里还不停的说着“辛苦了”。结果,没等他反应过来,刘奎已经将一把匕首刺进了他的大腿,顿时让他疼的满地打滚。
这一声惨叫就像是发出了信号,游击队所有人一起行动,没等敌人反应过来,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伪乡公所。这次有勇有谋的大胜,不仅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而且缴获了不少的武器弹药。当地百姓得知消息,年轻的村民纷纷投奔刘奎,游击队伍的规模开始迅猛发展。
![]()
但也正因为刘奎闹出的动静太大,得罪了当地的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几乎都想除之后快,加大了“围剿”力度,有游击队员在此时出现了动摇。
在一次开会时,刘奎发现游击队员王德迟迟未到。左等右等,王德终于出现时,却喝得醉醺醺,走路都已经打晃了。刘奎批评了王德,让他要收敛一些。王德散漫惯了,经常遭到刘奎的批评,但每次王德的认错态度都不错。
结果,王德这一次听到刘奎的批评之后,却一反常态,直接表示自己今天喝酒头疼,参加不了会议了,要回家睡觉。
刘奎警惕性很高,见王德如此反常,觉得情况不太对劲儿,便跟了上去。刘奎拉住王德以后,语重心长的开导劝诫他,希望他能改掉坏毛病。
令刘奎没想到的是,王德听着听着竟然痛哭起来,嘴里一直说“我对不起你”。就在刘奎不知道什么情况时,王德的袖口里竟然掉落了一把斧头,这让刘奎大吃一惊。
![]()
原来,叶保长不久前找到了王德,两人一起喝酒聊天。谈及刘奎时,王德表现得很激动,对刘奎经常批评他很不满。叶保长见状,立刻承诺愿意帮助王德出口气,只要王德除掉刘奎,他愿意给王德2000大洋,还会派人保护他。
王德当时喝了酒,又在气头上,就一口答应了叶保长。但真正要对刘奎动手时,王德却心软了,毕竟他也很清楚,刘奎批评他是为了他好,两人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于是,王德悬崖勒马,出现了前文提到的一幕。
刘奎得知事情全貌,顿时大吃一惊,但并未记恨王德,反而不断的安慰他,仍然让他留在游击队。正因为刘奎的包容,游击队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了800多人。建国后,出任安徽省军区副参谋长,后迁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