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按钮直达8楼,闲置空间变身口袋公园,导航地图上通行时长不断缩短——这些细微变化,正悄然重塑着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商业古城。
走在温州的街头,你会发现这座以“商行天下”闻名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蜕变。从曾经的老旧工业区到如今的国家级数据安全港,从传统制造业到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限制到向存量要空间的发展智慧。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祥地,温州以9718.8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28位,常住人口增至985.2万人,正快步迈向万亿级GDP、千万级常住人口的“双万”城市行列。
01 城市能级跃升: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
过去一年,温州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的排名提升了2位,达到第28位。 更令人惊喜的是,今年上半年温州GDP达4831.9亿元,名义增速高达12.42%,在全国50强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金华。
这座被誉为“民营之都”的城市,早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制造业的辉煌。2025年,温州全面启动新一轮“强城行动”,标志着城市发展正式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
与上一轮注重各区域自身实力增强不同,新一轮“强城行动”着力塑造主城区辐射引领、三大辅城特色支撑的现代化城市新格局。
温州将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发展温州都市圈,强化与台州、丽水、闽北等地设施互通、产业协作、错位发展。
以更新破局,为城市“创”出新价值。面对“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限制,温州以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为契机,向存量要空间、向转型谋发展。
试点启动以来,已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万亩,三年来建成孵化空间889万平方米。
![]()
02 经济引擎转换:从“成本驱动”到“创新驱动”
支撑温州经济增长的逻辑,已悄然从“成本驱动”切换为“创新驱动”。2024年,温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逼近1万亿元,其中鞋革、服装、电气、汽摩配等传统支柱产业贡献超4200亿元,仍占据半壁江山。
但与传统制造的“稳中承压”相比,新兴动能的崛起更为引人注目。
以中国(温州)数安港为例,这片曾经的“低小散”老旧工业区,如今已蜕变为数安大厦、数字经济大厦等九大板块,落地17个国家级试点、18个国家级数据实验室和创新基地。
从无到有集聚生态企业885家,成为全国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
温州构建的“一港五谷”战略性新兴平台,正在打造超两千万平方米大孵化器集群。国际云软件谷告别过去以传统贸易为主的“流量驱动”模式,升级迭代为集聚31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生态。
近三年,温州全域孵化空间面积由84万平方米增长至878万平方米,扩容约10倍。在孵企业从2800多家增长至11600多家;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从1.2万余人增长至9万余人。
![]()
03 古今交融共生:千年古城的文化复兴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承载千年时光延伸向远方。漫步平阳坡南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楼、古学宫、古驿道错落其间,这是浙南地区原貌保护最为完好的历史文化长街。
2025年国庆假期,坡南古街开街首日接待游客约5.5万人次,同比增长10%,“浙南古驿第一街”再度刷爆朋友圈。
温州秉持“整体保护、最小干预”理念,将历史文化融进城市建设,量身编制千年斗城、朔门古港遗址等系列保护规划,打造五马街、墨池坊等历史文化街区。
截至目前,温州已通过改造提升,让286处历史建筑重焕生机。
温州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路径,采用“征而不拆、户走房留”模式整合商业资源,培育小客栈、小酒馆、小剧场等“三小”业态,重燃老街烟火气。
2024年,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
![]()
04 人民城市初心:精管善治中的民生温度
走进新田园社区,这处面积仅0.5平方公里、居住有近2万名居民的老旧小区,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雕琢,已从“老房子”蜕变成舒心的“好房子”。
社区内不仅有串联菜场、学校等9处设施的“口袋公园”,还建有集30项高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温州不仅让12个新建住宅成为省级“好房子”试点,还全域推进污水零直排、消防通道改造、电瓶车充电桩建设和老旧电梯更新。
去年1984台更新电梯全部投用,2025年申报通过的1500台也全面开工。
在鹿城区新田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课后托管、健身活动、社区食堂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社区食堂提供30多种菜式,以每两2.98元的惠民价格全年服务居民超18万人次,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
“智慧城管”的诞生,让城市治理方式变得更加聪明、更显韧性。该系统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而成,能对城市部件与各类事件进行三维立体式采集、巡查与检测,如同为城市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
![]()
05 未来发展图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温州样本
根据《关于深入实施新一轮“强城行动” 提升发展温州都市圈 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意见》,温州明确了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
届时,城市吸引力、引领力、辐射带动力将显著提升,温州都市圈的能级大幅跃升,东南沿海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全面确立,真正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第三极”。
对标中央和省委相关要求,新一轮“强城行动”还将“韧性城市”与“智慧城市”单独列为工作目标。
温州将迭代升级城市生命线“云管家”平台,全覆盖燃气、供排水、桥梁、隧道等领域;夯实城市数字底座,实施城市云网强基行动,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
更令人期待的是,温州对此轮“强城行动”要重点打造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做了更新升级。其中新增“建成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打造“AI示范应用第一城”等目标。
站在瓯江畔远眺,一幅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开。2022年以来,瓯江新城滨江核心区已吸引正泰、华峰等21家知名温商和头部企业回归建设总部,带动民间投资405亿元。
目前,该区域已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2家、中国500强企业21家,预计2027年全面建成。
从“千年斗城”到瓯江新城,从“商行天下”到“强城行动”,温州这座被数学家之星照亮的文化名城,正以人民幸福为尺度,以能级跃迁为方向,在瓯江两岸书写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