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3岁的日本老人带着7000名日本人,在中国的无名沙漠里种了300万棵树,并扬言道:“如果我不能让中国的沙漠变绿,那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
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腹地,曾经存在着一片令人绝望的荒漠,它被称为"恩格贝沙漠",意为蒙古语中"平安、吉祥"之意。
但令人诧异的是,这里原本并非一片凄茫沙海,而是一块青草葱郁、风景宜人之地,甚至还是当年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可惜,由于长期的战乱与不断开垦,这片盛地渐渐被残酷的沙化所吞噬,直至成为一块寸草不生的荒地。
当年的王城遗址、天外陨石坑以及甘甜的"龙泉圣水"全都被风沙的侵袭所掩埋,仿佛要被历史的长河永远淹没。
就在这片土地岌岌可危之际,一个遥远的声音穿透重重阻隔,传递着对大地的热爱与呵护。这个声音来自日本,属于一位执着无私的绿色卫士——远山正瑛教授。
1990年,83岁的远山老人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携带着对环境的热忱,怀揣着对中国的歉意,义无反顾来到了恩格贝。
他立下了一个宏愿:"如果中国的沙漠不能变绿,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面对荒凉一片的境况,远山老人深感痛心,他自己曾是日军的一员,必须为战争年代给中国造成的创伤与破坏付出补偿。
![]()
于是,这位植物学家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复兴之战。
最初,环境的恶劣程度远超想象,远山老人带来的树苗,存活率只有10%不到。
但面对挫折,他从未动摇,在有限的资金用尽后,远山又回到日本发出呼吁,募集善款。
最终,有7000多名日本志愿者相继加入了远山老人的行列,肩并肩与中国志愿者并肩作战,用植树造林的方式向这片贫瘠的土地注入生机。
面对缺水、风沙等一个又一个难题,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这片昔日的不毛之地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绿意盎然的树木遍布其间,沙丘被遏制,土地重新饱满,动植物重新归巢。
总计,他们用双手在这里种植了300多万棵树木!
97岁高龄的远山老人在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了这片治理有功的绿洲之中。
他希望,自己的骨灰能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永世相伴。
![]()
随着岁月流逝,远山老人和他的志愿者们当年的努力也结出了甜美的果实。
如今,恩格贝已经从一片不毛之地,发展成为了集沙漠野生动植物观赏、生态农业观光、自然景致欣赏和游客服务于一体的知名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名游客前来观光。
可以说,远山老人用植树的方式,不仅让这片贫瘠的土地重现生机,更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谱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佳话,他用实际行动向中国人民赎罪。
环顾今天的恩格贝,油绿的树海在风中起伏,生机勃勃的草原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模样,重新变成了一片"平安、吉祥"之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