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甘肃的戈壁滩上,风沙呼呼的吹着,脚底下全部都是黄色的细沙,太阳也是一整天的晒着。
就是在这种地方,竟然发现了三株不一般的植物。
这种植物在环境这么恶劣的地方还能顽强生存,简直就是一个“新鲜事”。
它们的基因藏着现代“种业芯片”,普查员也为这三株植物安装了围栏,像照顾孩子一样看护了半年,它们究竟是何物?
![]()
2023年,甘肃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全国农作物普查工作中,这个普查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全国各地珍稀、古老特异的农作物。
除去在各个村民家中普查的人员以外,还有一部分普查人员被派到大自然中去寻找。
![]()
普查的大自然中就包括风吹日晒的戈壁滩,在这里植物是很难生存的。
因为是干旱地区,到处都是黄沙,连一块适合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找不到。
而且植物生长就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这里常年不下雨,附近也没有河流,即使是有植物发芽了,在缺水的情况下也会枯萎。
![]()
普查人员抱着“一无所获”的心态搜寻着,结果走着走着,竟然看见了一抹绿色,在这个地方出现绿色可真是太吸引眼球了。
于是普查人员马上跑过去查看这一抹“绿色”,原来不止长出了一株植物,而是长出了三株。
并且发现这三株植物看着实在是有点眼熟,经过认真的查看辨认后,发现这竟然是三株野生的西瓜苗。
![]()
这里可是干旱缺水的戈壁滩,竟然会长出野生西瓜苗,在场的普查人员都是大吃一惊,感觉到非常新鲜。
能在这环境中存活下来,是有一些本事的,别小看只有这三株,只要这个物种在这里扎根了,就能生长出更多。
![]()
普查人员赶紧把这一现象拍下来,并且汇报给领导。
领导一看决定要把这三株野生西瓜苗保护起来,并且还设立了一圈围栏,可见重视程度,
这三棵苗成了“戈壁宝贝”,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来巡视,生怕风沙大了给埋了,或者野生动物来啃了。
![]()
在看护了半年后,这三株野生西瓜苗终于是结出了西瓜,相关研究人员便把结出的果子,带回去进行研究。
那么在戈壁滩上生长出来的西瓜苗,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
在戈壁滩上生长的珍贵西瓜苗
这三株野生西瓜苗,和市面上销售的西瓜苗相差了很多。
野生西瓜苗都是一年的生长周期,长的比较低矮,大约只有二三十公分,并且茎秆伸展贴着地表生长。
长出的叶子很小但是很厚,边缘会带着一圈锯齿,用手摸起来是比较有“肉感”的。
![]()
西瓜苗开出的是黄色的五片花,因为在不见绿色植物的戈壁滩上生长,所以很容易招来昆虫的啃咬。
在大小方面,野生西瓜的果实在平时家里吃的西瓜面前,简直就是“小不点”。
长的不是记忆中圆圆滚滚的样子,而是椭圆形,直径也就三四厘米差不多,皮也是厚厚的,很耐戈壁的风吹。
![]()
结出的果实也不像普遍的西瓜一样是甜的,野生西瓜的果肉发苦,水分也不多。
在野生西瓜的果实里藏着几十颗种子,长的扁扁的,厚的像“牛皮”一样。
在甘肃的戈壁滩,一年的降水量还不到两百毫升,但是蒸发量却有两千多。
![]()
在这种环境中,连动物都很难生存,作为种子就更别说了。
野生西瓜主要靠着主根和侧根在地底下,到处寻找着水源,并把寻找到的水分储存在茎叶里。
普通人工种植的西瓜苗是顶不住,含盐碱多的土壤,但这野西瓜却能是一点都不怕。
![]()
所以这三株野生西瓜苗活下来,完全是靠着一身的“倔脾气”。
研究人员一边研究,一边琢磨着,在将来能不能把这些野性带有的基因,用到人工种植的西瓜上。
毕竟农业中有一句话:种地靠天,改良靠“芯片”。
![]()
别看它长得不起眼,固沙能力却很强。
它的根系盘根错节,能牢牢抓住戈壁滩上的沙子,一棵成年野西瓜周围,能固定1平方米左右的沙土,防止风沙流动。
而且即使是枯死后,茎秆也会腐烂在沙里,能给周边的沙蒿、骆驼刺提供养分,在贫瘠的戈壁里撑起一小片微型生态。
![]()
这三株野生西瓜的基因,就非常能代表“种业芯片”。
人工种植的西瓜讲究个头大,水分多,果实甜,但是丢弃了耐旱和耐盐碱上的基因。
![]()
我国种植西瓜的历史,是经历过不少变迁的。
刚开始西瓜大多是为野生的,后来才开始人工种植,个头、甜度、水分都有了质的飞跃,相与之而来的就是耐旱性越来越差。
![]()
现在的农业专家都在盯着这一野生品种,想从这些野生苗上寻找到具有好基因的种子,给现代的西瓜带来“新活力”。
谁能想到这三株在风沙里生存的西瓜苗,竟然是西瓜这一种族的“救命稻草”。
![]()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专家们也在为以后大家能吃上,耐旱耐贫瘠的西瓜努力着。
每一粒种子都是在上天与科技的结合下,产生的结晶,普查员守护的不单单只是苗子,更是农民以后的“饭碗”。
![]()
可能有人关心野生瓜苗结出的西瓜好不还吃,有人关心能结出几个果实,但是专家关心的却是:这野生西瓜苗的基因能不能流传下去,造福人类。
说不定戈壁滩上的野西瓜苗,以后能够带来新的“农业奇迹”。
![]()
结语
这些在戈壁里倔强生长的野西瓜,用苦涩的味道换来了生存,用盘结的根系守护着沙土,还为人类提供了研究价值。
每一种在极端环境里存活的生命,都藏着大自然的智慧。
如果今后在甘肃戈壁看到这种“小西瓜”,记得只远观别触碰,让这份独特的戈壁馈赠,继续在风沙中绽放生机。
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甘肃日报 挖掘收集“珍宝” 保护种业“芯片”——甘肃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摸清家底 2023-12-01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