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2025年11月1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全省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屏障的主要成就。过去五年,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更加牢固。
污染防治攻坚取得历史性突破,多项环境指标达新标杆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全省PM2.5浓度在2024年首次进入“2字头”时代,2025年1—10月进一步降至25.3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稳定在90%左右。通过全面完成3153万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淘汰1419条烧结砖瓦生产线,并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十三五”末的7.5%提升至52%,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形象深入人心,成都今年“雪山指数”累计超过70天。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全省203个国考断面、142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2年保持10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水环境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从不足20%大幅提升至78%;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6年达100%;全省3.1万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规范管理,城乡408条黑臭水体全面清零。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已建成“无废城市细胞”3400多个,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提升至705万吨/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从“十三五”末的55%提升至70%,位居西部第一。
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
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全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14.87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30.59%。自然保护地体系不断完善,完成530个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50余万亩。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野生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长江鲟实现了野外天然水域的自然繁殖。
绿色低碳发展迈入新阶段,多元投入力度空前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在全国率先实施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2亿元,四川已成为全国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谋划3018个生态环境项目进入中省项目库,投入财政资金285亿元,实施项目1944个,资金投入较“十三五”时期增长71.2%。绿色金融政策效能显著,新增绿色贷款3475亿元,成功撬动超2592亿元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领域。
群众满意度连续四年超90%,美丽四川建设提速
始终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实施以来,累计推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4.4万多个。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日益完善,突发环境事件数量从2020年的18起降至2024年的6起,降幅达66.7%,并连续4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美丽四川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建成5个国家级、29个省级美丽河湖,成功创建39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稳居西部第一。全省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王建明 徐嘉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