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这个故事,我看完心里直发凉。
![]()
日本媒体报道,一个72岁的日本老人,佐藤正夫,活生生热在了夏天。老人退休,每年15万日元的年金;儿子健太36岁,月入28万日元。算不上顶配,但在日本的普通中产里挺稳当。家里不是交不起电费,更不是买不起空调。偏偏就卡在两个字——固执。
佐藤的习惯从小带出来。昭和那代人,瘦,能吃苦,念念不忘省。小时候在北海道,靠风扇过夏天,凉不凉另说,最起码能转。等空调进了千家万户,他还是那句:“风扇足够。空调伤身,还费电,不开。”
这套想法,他也用来“教育”儿子。健太年轻,观念不一样。父子吵过,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健太结婚,买房,生了俩娃,经济压力跟潮水一样往上涌。他心里明白,爸的脾气硬,嘴上说不开,真热起来还是要命最要紧。于是他一年省出30万日元寄回老家,只求一件事:“夏天务必把空调打开。”
佐藤的回答,永远是两个词:“不开。没钱。”
![]()
我最难受的一幕,是儿子回家整理遗物。
三本发霉的存折,摊开一看,2400多万日元。健太当场愣住。钱是有的,甚至不少。可空调没开,人不在了。那一刻,他说不上是惊还是悔。30万一年的寄钱,父亲一分不动,继续省吃俭用。汗流到背心透了,也要“扛过去”。
这不是孤例。报道下面一片匿名留言,有人说:“别劝了,父母不想开,谁劝也没用,劝多了变成顶撞。”有人说:“老人省,是为了给后代留点底。”也有人觉得,佐藤是爱家人,自己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才拼命攒。
说实话,我理解“节约”的逻辑。可我更想把这句贴在文首:不该省的钱,别省在命上。
![]()
今年日本有多热,气象厅给了最直白的定性——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从6月到8月,热浪压到人喘不上气。别说东京、大阪,就连北海道也够呛。媒体提到,仅东京,去年就有上百人热死;更早几年,全国因中暑死亡“破千”也不是没发生过。今年的数字,官方还在统计,但事态并不乐观。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热到“蒸人”?有气候的大背景,全球都在变暖,不是谁能躲过去。还有生活层面的痛点:
![]()
我得把话放清楚:日本不是没有空调,也不是所有老人都不开。装了的人家,能用就用。但在“要不要为凉快多花几千日元”的拉扯里,节约常常赢。而对老年人,输的是身体。
我见过太多类似场景。夜里温度还在高位,老人睡到后半夜口干舌燥,摸黑起来喝水,觉得风扇够了,就把空调关了。人到六七十,渴感、出汗、体温调节都没年轻时候那么灵了。等到意识到不舒服,已经晚了。热射病不是慢慢等你,它来得很快。
再说一个细节。很多家庭就卡在“谁来按下那个开关”。儿女劝,老人不乐意;儿女不在,老人心里更拧巴:我一个人在家,开空调太浪费。你看,表面是一个开关,背后是“权威”“体面”“自我克制”。不把这层捋顺,你给再多钱,开关也按不下去。
![]()
我不想只讲无力,也想给到能落地的办法。都是常识,可关键时刻真能救人。
![]()
别忘了,这不是日本的事,跟每个有老人的家庭都有关系。热射病,不挑国籍。
回到佐藤这件事。
![]()
有人说,这是个人选择。也有人说,这是社会的镜子。老人的“节约美德”,在热浪面前成了“危险动作”。儿子的孝心,变成了存折上的数字。钱在,人在不在——这句话我不想再写第二次。
我理解日本社会里那股强烈的“自我克制”。我更懂我们每个人心里那关“别麻烦别人”。可到性命这件事,真的别硬扛。活着,才有资格谈节约。
我也想听听你。你家老人开空调吗?你试过怎么劝?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老人愿意“为自己花钱”?评论区聊聊。也欢迎把这篇文章转给家里的长辈、亲友,哪怕只劝动一个人,这个夏天就少一分遗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