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食品内参
![]()
![]()
作者|木木 编辑|枳子
来源 | 快消
买家是谁,Costa能卖多少钱?
“瑞幸”盯上Costa
据外媒报道,瑞幸咖啡大股东——中国私募基金大钲资本(CenturiumCapital)正考虑收购可口可乐旗下的英国咖啡连锁品牌CostaCoffee。
据了解,大钲资本是瑞幸咖啡背后主导投资方,曾在瑞幸“造假风波”后主导其重组;而 CostaCoffee是可口可乐2019年斥资3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64亿元)收购的资产,如今却被传出寻求出售。
![]()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大钲资本正就收购CostaCoffee进行初步接洽,但尚未作出最终决定。大钲资本可能通过自身基金直接出资,也可能考虑联合其投资的瑞幸咖啡一起参与竞标。
截至目前,各方尚未签署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可口可乐、Costa、大钲资本和瑞幸方面均拒绝对市场传言置评。
据彭博社报道,包括大钲资本在内的多方对Costa的初步估值约为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4亿元)。这一价格不到可口可乐当年买入成本(39亿英镑)的三分之一。
此前,有消息称此次Costa拟议的出售交易规模大约在15亿英镑左右,约为2019年“卖身”价的一半。而更早前《金融时报》曾提及,竞购方最初预估Costa价值可达20亿英镑,但随着尽职调查深入,这一价位未必能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大钲资本并非唯一对Costa感兴趣的买家。本次Costa出售吸引了多家私募基金和战略投资者关注。据报道,KKR、贝恩资本(BainCapital)、TDRCapital等知名投资机构均在不同阶段参与了竞标讨论。其中,贝恩资本一度被视为最积极的追求者,曾提出约20亿英镑的意向报价;KKR则在8月暂时退出后又于近期重新加入竞标行列。
此外,部分买家还包括战略投资方,甚至不排除大型跨国餐饮企业的兴趣。有消息称,可口可乐方面已与潜在买家进行了小范围初步接触,并计划很快展开管理层演示路演,以协助竞标方更全面评估Costa业务。
大钲缘何出手
大钲资本之所以考虑拿下Costa,或许离不开其在瑞幸咖啡的成功投资经验。
大钲资本由前华平投资高管李宏玮于2018年创立,管理资产规模逾100亿美元,专注于消费和科技等领域投资。2019年起该基金重金押注瑞幸,在后者2020年曝出财务造假危机后,大钲资本主导了瑞幸的破产重组和管理层换血,使这家一度濒临退市的中国咖啡连锁起死回生,并于2023年重新在场外市场挂牌交易。
![]()
经过改组,瑞幸业绩强劲反弹,门店数量迅猛扩张,如今在中国市场已可与星巴克分庭抗礼。瑞幸的翻盘令大钲资本在咖啡连锁领域积累了宝贵的运营及数字化经验,也坚定了其对咖啡消费市场前景的信心。
因此,如今大钲资本考虑收购Costa,被视为希望将瑞幸模式和中国咖啡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拓展全球咖啡版图的一大战略举措。
![]()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这笔交易成行,将是大钲资本首次大举进军欧洲市场。选择Costa作为目标,一方面是看中其成熟的全球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市场基础——Costa是英国最大的连锁咖啡馆品牌,在全球近50个国家经营着约3000家门店。通过收购Costa,大钲资本将在中国之外直接拥有覆盖欧洲、中东等地的咖啡业务版图,实现地域多元化布局。
另一方面,大钲资本擅长于抓住“困境资产”的重整机会。Costa对可口可乐而言属非核心资产,业绩不达标导致估值下滑,正处于寻求新东家的节点。大钲资本或判断,此时介入有机会以较低价格收购知名品牌,然后通过调整战略、加大投入,实现价值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大钲资本可能选择以基金名义独立收购,然后在必要时引入瑞幸作为运营合作方或少数股东;也可能由瑞幸牵头出面收购,背后由大钲提供资金支持。
不过,考虑到瑞幸咖啡自身主营业务集中在中国市场,短期内直接大规模接管海外业务的可能性较低,更大可能是由大钲资本完成收购后,未来在运营层面寻求与瑞幸的协同。例如,瑞幸的数字化系统和新品研发能力有望与Costa共享,Costa在英国等地的品牌和门店网络资源也可能反哺瑞幸的全球化尝试。
可以肯定的是,瑞幸与Costa一旦因资本纽带联系在一起,将对中外咖啡市场格局产生值得关注的影响。
收购未达预期
2018年,可口可乐宣布以3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64亿元)收购CostaCoffee,试图补齐其在热饮市场的短板。当时Coca-ColaCEO詹姆斯·昆西(JamesQuincey)将这笔收购视为公司战略版图的重要拼图,旨在借助Costa快速切入全球连锁咖啡业务,与星巴克和雀巢在咖啡消费领域一争高下。
Costa拥有深厚的英国本土优势和逐步扩张的国际业务,可口可乐则计划发挥自身全球分销渠道和品牌运作能力,将Costa打造成其饮料帝国在即饮咖啡和门店服务领域的“双引擎”之一。
然而,这一“豪饮咖啡”的愿景很快遭遇现实挑战:Costa并未达到可口可乐最初的增长假设。2023财年,Costa实现营收约12亿英镑,虽比上年增长9%,但仍未恢复到被收购前的水平,全年录得净亏损约1380万英镑。昆西在今年7月的投资者电话会上坦言:“从投资假设角度看,我们对Costa的投入并未达到预期”。
这意味着,Costa并未成为可口可乐想象中的利润奶牛,反而拖累了整体投资回报。
![]()
业界分析认为,可口可乐与Costa联姻受挫,既有战略误判,也有环境突变因素。
首先,可口可乐可能低估了咖啡连锁行业的复杂性与重资产特征。“与可乐浓缩液+装瓶厂的轻资产模式相比,经营咖啡馆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和精力”,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可口可乐显然低估了开店运营、租金人力成本以及门店管理的难度。
事实上,Costa在2019年前后本就面临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的问题——英国本土有星巴克、PretAManger等劲敌环伺,新兴精品咖啡馆亦不断分流年轻消费者。收购时高达39亿英镑的价格也被认为偏高,加重了投资回本的压力。
更不巧的是,收购完成不久便遭遇新冠疫情。2020年起全球咖啡门店大面积歇业,Costa业绩雪上加霜,门店收入断崖式下滑,租金、人力等固定成本却难以削减,直接导致巨额亏损。即便疫情缓解后,Costa的恢复节奏也慢于行业平均,其创新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例如,在外卖、小程序营销、创意饮品层出不穷的当下,Costa的反应速度和玩法明显落后于引领潮流的竞争对手。
在Costa业绩连年不达标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选择止损也不意外。今年8月有消息传出,可口可乐聘请了Lazard投行就Costa选项进行评估,包括可能的出售。这一举措被市场解读为可口可乐意欲“瘦身”,聚焦核心饮料主业的信号。
近年来,快速消费品巨头普遍采取聚焦策略,剥离非核心业务以提高整体利润率。Costa对可口可乐而言属于外围业务,且整合困难、回报欠佳,正是典型的被剥离候选。出售Costa不仅可回笼宝贵资金、降低集团运营复杂度,也顺应了当前消费品行业“大而全转向小而精”的趋势。
![]()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乐并非完全放弃咖啡领域。据报道,在今年稍早些的交易谈判中,可口可乐打算保留Costa品牌的即饮咖啡业务,包括超市售卖的罐装/瓶装咖啡饮料等。也就是说,可口可乐可能将Costa连锁门店业务出售给新东家,但保留通过授权方式继续运营Costa即饮产品线。
换言之,可口可乐对Costa品牌仍有一定信心,但更愿意以轻资产方式参与咖啡市场,而非亲自苦心经营门店网络。
目前,CostaCoffee的归属仍悬而未决:大钲资本的竞购尚处酝酿,竞标战局中也不乏实力雄厚的欧美对手。对可口可乐而言,理想结果是以尽可能接近预期的价格顺利出售Costa门店业务,实现战略收缩;对潜在买家而言,谁能在价格和整合方案上胜出,将决定Costa未来的发展走向。
如果大钲资本最终胜出,或将成为中国资本收购西方知名消费品牌的又一标志性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