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14日报道:当你拿起可口可乐、走进国家大剧院、翻看张国荣经典专辑,甚至逛胖东来超市时,其实都在与同一个人的设计对话——他就是有“香港设计教父”之称的陈幼坚。今起,“浪奔·浪流——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启幕,这位承包了几代人视觉记忆的设计泰斗,携70余组跨越55年的重磅作品亮相。
![]()
从国民级商业设计到乐坛黄金时代视觉符号,再到颠覆认知的跨界艺术实验,为观众铺展开一场贯通生活与艺术、串联传统与现代的视觉盛宴。展览自1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持续至2026年2月1日,让沪上观众近距离触摸“东情西韵”的设计魔力。
![]()
“你可能不知道陈幼坚的名字,但一定见过他的作品。”作为深耕设计领域半个多世纪的殿堂级人物,陈幼坚的创作早已渗透大众生活的肌理。
![]()
本次展览中,他的商业设计板块堪称“国民品牌集合展”:2003年为中国可口可乐量身打造的中文字体标识格外抢眼,他提取英文Logo的飘带元素,将汉字笔画化作流畅波浪形,既保留书法气韵又契合品牌活力,让“可口可乐”成为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的标杆,助力品牌持续领跑市场。
而厦门航空的视觉体系、胖东来的包装、云南白药的品牌升级、上海外滩3号空间美学,以及国家大剧院、上海图书馆、汤臣一品等城市地标的视觉设计,均出自他手。
20多年来,他合作的客户覆盖食品、美妆、地产、航空、文化等全领域,农夫山泉、恰恰瓜子、东阿胶、竹叶青、2008年夏季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北京君悦酒店等60余个知名品牌的成功,都离不开他的设计加持,600余项国际大奖的荣誉,更让他成为“国民级设计”的代名词。
![]()
展览中最具话题性的,当属陈幼坚打破商业边界的艺术实验。在装置作品《英雄所见略同》前,观众纷纷驻足:麦当劳与肯德基、耐克与阿迪达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等原本“水火不容”的竞争品牌Logo被对调呈现,以戏谑调侃的方式诠释“品牌双赢”的全新可能。“商业不只有竞争,接受对方才能共同成长。”陈幼坚在开幕现场分享道,这种跨越行业底线的创意思考,让商业设计与当代艺术产生奇妙碰撞。
![]()
此外,展览还唤醒了香港乐坛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自上世纪80年代起,陈幼坚以美术指导身份,为张国荣、梅艳芳、成龙、张学友等一线艺人打造唱片封面与演唱会海报,其中为张国荣设计的10张专辑封面及告别演唱会视觉体系,更成为乐坛经典——他曾为经费有限的张国荣借出自己的西服拍摄封面,这段佳话也随展品一同被重温。他的设计将乐坛对形象包装的要求提升至严谨考究的高度,每张唱片封面都堪称“设计教科书”,此次展出的多张原作,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记忆中,感受设计与音乐的完美交融。
![]()
除了经典回顾,展览通过“永不休”“有未有”“百千浪”三大篇章,完整呈现陈幼坚的创作蜕变。首次披露的青少年时期影像、早期素描,与大型架上绘画《空》《17岁的我》、摄影新作《夜上海/夜香港》形成呼应,展现他从商业设计师走向纯粹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其作品中始终贯穿的“东方情调、国际表达”,让传统水墨意境与现代设计语言碰撞出独特火花,部分作品更被苏黎世设计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
作为双个展的另一主角,欧阳应霁以“城市生活家”的视角带来多元创作。他的作品聚焦饮食文化与城市记忆,通过绘画、装置等形式探讨生活美学,与陈幼坚的设计语言形成互补。无论是描绘街巷美食的水彩画,还是融合食材元素的装置作品,都传递出“平凡生活ji皆艺术”的理念,为展览增添了烟火气与生活质感。策展人方小龙表示,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如同黄浦江与维多利亚港的水流,虽风格各异却都承载着城市记忆,共同搭建起沪港双城的文化对话桥梁。
![]()
为让观展体验更丰富,展览期间还推出多重配套福利:上海浦东文华东方酒店联合推出限时定制住宿套餐及门票优惠,滴滴出行上海上线打车福利,让观众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享受便捷舒适的观展之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