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泡泡玛特爆赚真相!LABUBU凉了又怎样,靠这套玩法狂捞千亿
你发现没,身边好多人还觉得泡泡玛特就是靠盲盒“薅羊毛”。
说句实在话,这认知早就跟不上趟了,人家现在妥妥是家以IP为核心的全球化投资平台。
别以为LABUBU火得一塌糊涂就撑起了整个公司,就算没它,泡泡玛特照样能稳赚,这就是IP矩阵的底气。
核心玩法其实特简单:持续砸钱投IP、用数据筛IP、好IP就下重注,同时坦然接受部分IP不温不火。
这套逻辑能跑通,全靠两个硬核模型,“双循环”和“赛马会”,说穿了就是把IP运营玩成了“造星工厂”。
内循环就像经纪公司捧新人,每个IP都按“潜力艺人”来包装。
先搞小批量试产,扔到市场上看反应,数据好看就加码资源推广,没人买账就及时止损不浪费钱。
2025年三季度爆火的MiniLabubu、SP不眠剧场这些新品,都是这么一步步测出来的爆款。
外循环更直接,跳过中间商直接对接消费者,线上线下卖货的数据实时反馈给设计端,设计师跟着市场喜好调整,产品自然更对年轻人胃口。
“赛马会”更是公平又残酷,不管是签约设计师的IP,还是公司内部孵化的,都得先上自营渠道“海选”。
24小时转化率、复购率、二手市场热度这些硬指标说了算,达标了才给大规模生产的资源。
这也是为啥泡泡玛特能不断冒出新顶流,旗下13个IP年营收都破了亿,根本不用死磕某一个角色。
我跟你讲,潮玩这东西的价值早就不单一了。
有人买是为了解压,拆盲盒那一瞬间的快乐比喝奶茶还上头;有人把它当收藏品,就像老一辈囤邮票,LABUBU的隐藏款在二手市场能溢价几十倍,甚至有全球唯一款拍出108万的天价;还有人就是冲品牌调性,摆在家里显个性,出门挂个IP包挂就是社交货币。
说白了,这就是Z时代的情绪消费,跟有人爱囤球鞋、有人爱追演唱会一个道理,真没必要随便扣“智商税”的帽子。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三季度泡泡玛特的业绩直接原地起飞。
整体收益同比暴涨245%到250%,这增速在消费品行业里简直是“开挂”水平,比很多奶茶、零食品牌的增长快多了。
![]()
而真正的增长引擎,其实是海外市场,那势头比国内还猛。
美洲地区收益同比疯涨1265%到1270%,相当于去年卖1块钱,今年直接卖13块多;欧洲及其他地区也不甘示弱,增长了735%到740%。
可能你没概念,创始人王宁都直接放话了,今年北美和亚太的销售额,有信心追上去年国内市场的规模。
要知道这两个区域的门店数量,比国内少了一大截,能有这成绩全靠精准的本土化运营。
国内市场也没拖后腿,线上渠道同比增长300%到305%,线下渠道也涨了130%到135%。
这背后离不开今年4月的组织架构大调整,王宁说就是要让管理更扁平,决策更快,专门为全球化铺路。
效果立竿见影,二季度预售的货三季度集中发货,搪胶毛绒品类直接卖爆,光上半年毛绒品类营收就有61.4亿元,占比首次超过手办,妥妥的业绩主力军。
我跟你讲,这绝对不是运气。
泡泡玛特早把潮玩产业链摸得门儿清了:上游攥着80%以上的头部潮玩设计师资源,签约了Kenny、毕奇、龙家升这些大咖。
中游有柔性供应链,小批量试产不行就马上调整,不用担库存风险。
下游线下有571家门店、2500多台机器人商店,覆盖全球18个国家,线上官网和APP触达近百个国家,抖音电商营收同比增长168.6%,天猫618更是行业第一。
更关键的是,会员复购率稳定在50.8%,贡献了91.2%的销售额,相当于一半的老客户撑起了绝大部分生意,这黏性谁看了不佩服?
说句实在话,潮玩只是泡泡玛特的基本盘,它的野心早就跳出这个圈子了。
现在正靠着IP做生态布局,珠宝、甜品、乐园齐上阵,要把IP价值榨干到每一个消费场景里。
珠宝线一出手就瞄准高端市场,门店直接开在卡地亚、梵克雅宝这些奢侈品旁边,走轻奢路线。
最近星星人那款故事书吊坠特别火,不仅能戴还能展开当四折页看,把IP故事和首饰结合得挺有创意。
![]()
不过目前也就开了3家店,线上还在筹备,大众点评上看客流量比开业时淡了点,明显还在起步摸索阶段。
甜品业务纯属意外之喜,是从乐园的甜品站衍生出来的。
今年在三个城市开了快闪店,蛋糕、饮品都印着MOLLY、小甜豆这些IP形象,颜值确实能打,拍照发朋友圈绝对吸睛。
可惜定价有点偏高,遭了不少网友吐槽,能不能从快闪店变成长期门店,还得看后续怎么调整。
最让人期待的还是城市乐园,北京朝阳公园那家一开业就成了网红打卡地。
里面不仅有LABUBU奇遇森林、MOLLY城堡这些IP主题场景,还有无动力装置区、潮玩收藏馆,甚至能看IP演出、集章打卡。
乐园里的餐饮也全是IP定制款,坐在MOLLY城堡的露台上吃甜品,氛围感直接拉满。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新业务都没脱离IP这个核心。
买珠宝的客户可能会顺带入手MEGA系列潮玩,去乐园玩的游客大概率会带个盲盒回家,形成消费闭环。
虽然现在这些业务都没成气候,还面临着定价争议、品控投诉等问题,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投诉量都到2.08万条了,主要集中在退货难、产品瑕疵上,但胜在都符合高毛利的路子,和主业优势能互补。
就像中国业务总裁褚音说的,会做好品类平衡,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泡泡玛特的成功,从来不是靠某个IP火一把那么简单。
它最牛的地方,是建了一套“投IP-测数据-放大招”的成熟系统,盲盒不过是个顺手的卖货工具。
现在全球化已经跑通,海外市场增速甩国内几条街,新业务也在慢慢探路,就算某个IP过气了,马上能有下一个顶流接上。
说白了,做文化消费,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单个IP的号召力,而是这种别人抄不走的系统能力。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泡泡玛特用小小的潮玩证明,中国IP也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这才是它真正的护城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