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警灯在果园闪烁,心里就特别踏实。”家住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南中村的种植户苏启才的话语,道出了万千果农的共同心声。
自柿子进入采摘季以来,龙岩市公安局永定分局聚焦丰收季涉农纠纷多发、外来客商集中、游客流量大、交易诈骗高发、交通风险加剧等特点,主动延伸警务触角,以立体巡防、精准调解、严管交通的务实举措,为富民产业保驾护航,让警徽在金秋的田野上熠熠生辉。
立体巡防筑屏障
“大姐,陌生电话说高价收柿要先转账的,全是骗局!”“收购交易一定要当面验钞、签订协议,切莫轻信口头承诺!”11月3日,湖坑区域联合派出所民警辅警走进辖区南中村收购市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果农、收购商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技巧,发放宣传资料,提醒大家守好“钱袋子”。
柿子丰收季,既是农户增收的黄金期,也是各类安全风险的高发期。
“在果园、鲜果加工厂、收购点等重点区域,永定公安推出‘步巡+车巡’立体防控模式,民警辅警全天候穿梭巡逻,加密巡逻频次,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有效震慑各类违法犯罪。”龙岩市公安局永定分局局长陈建平表示,特别是针对丰收季果农交易频繁、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民警结合常见诈骗案例,开展精准反诈宣传。
截至11月10日,永定公安已在柿子主产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8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超2万人次,丰收季以来未发生一起涉柿诈骗案件,有效守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
巧调纠纷化干戈
“都是为了赚钱,没必要伤了和气,咱们坐下慢慢商量。”11月6日,湖坑镇南中村柿子收购点传来激烈争吵声,原来,果农老苏与收购商因柿饼收购价格产生分歧,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湖坑区域联合派出所民警柴力接警后到达现场后,先给两人泡上客家山茶,递上一盘刚晒好的柿饼,用“客家歌谣里唱‘人来客到,细声商量’”的暖心话语缓和气氛。随后,柴力调取当天柿饼市场行情数据,结合当地交易惯例,耐心向双方分析利弊,协助测算合理交易价格。“民警说得在理,这个价格我认!”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当场敲定交易细节。
丰收季以来,永定公安坚持“预防为主、就地化解”的原则,在各柿子主产区设立临时调解点,组织经验丰富的民警辅警担任调解员,主动排查化解各类涉柿纠纷。针对果农与收购商之间的价格分歧、邻里之间的采摘边界纠纷、劳务用工纠纷等,民警灵活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永定公安已成功调解涉柿纠纷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有效维护了收购市场的和谐稳定,保障了“柿业”产业链顺畅运行。
严管交通除隐患
永定山区道路弯急坡陡,丰收季里,满载果实的农用车、三轮车穿梭于乡间道路,车流、人流显著增加,交通安全风险随之上升。为保障果实运输通道畅通安全,永定公安整合派出所警力、乡镇干部、交警等力量,组建“护农平安队”,从“守点、巡线、入户”三方面同步发力,织密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
在通往柿子园的主要路口,“护农平安队”设立固定执勤点,对过往车辆逐项排查刹车、灯光、装载等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病车”上路。在交易市场、采摘区周边重点路段,队员们加密巡逻频次,严查三轮车违法载人、无证驾驶、超载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全力防范交通事故。同时,“护农平安队”组织民警走进合作社和农户家中,通过播放事故警示片、讲解典型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引导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之前总觉得多载点没事,现在才知道有多危险!”果农老廖在看完事故案例讲解后,主动卸下了车上超载的柿子筐。自采收季以来,永定公安已累计查处各类涉柿农交通违法行为30余起,现场教育劝导群众超200人次,排查整改道路安全隐患16处,确保了果实运输“最后一公里”的安全畅通。
“永定公安将继续聚焦辖区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警务服务模式,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护航各类富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贡献公安力量。”陈建平表示。(阙云琦 黄晶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